作者 杨克顺 系真快乐作文倡导者 被业界和媒体誉为“快乐作文之父”
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一篇好的文章之所以能感染人、打动人,其主要原因就是文章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真实地再现生活。即便是大作家的长篇巨著,其取材无不是平凡生活中的见闻、亲历、感受或思考。
现实作文中,初学写作的中小学生由于把写文章看得很神圣,在他们的头脑中,常常错误地认为,凡能写进文章里去的人、事、物、情、景、理,必定是带有一定的至高无上的神圣色彩:这些人,一定得是政治上出类拔萃、或具有一定英雄行为的完人;这些事,一定得是对国家有重要意义,于人民生活有深远影响的大事;这些物,也一定得是价值连城或令人刮目相看的奇物;即便是情,也一定得是健康高尚的、革命的大众之情,否则,似乎便不配入文。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偏见和误解,而产生这些偏见和误解的根源则在于他们根本就忽视了自己身边细细碎碎、平平常常的人、事、物、情、景、理有时也能做成大文章的这个事实。
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平时写作文,总有部分学生感觉自己“没的写”,说自己没有占有材料。其实,同学们生活中占有很多材料,有亲身经历的,有耳闻目睹的,有阅读积累的,有道听途说的……这些材料中,值得可写的东西有很多,同学们却常常容易忽视它,不愿触及它,去写它。认为这些小人、小事、小材料没有写的价值,因而丢弃身边的、现实的、近的东西,去追求那些远离自己的、大的、不现实的、可望不可即的东西。看高不看低、看远不看近、看大不看小,给自己制造写作麻烦,这是很多学生在作文选材时的常见毛病。
大作家写文章选材则恰恰相反,他们写得最频繁、最得心应手、最精彩的素材,并不全都是些反映国家大变化或影响人民生活的重大事件之类的素材,而往往却是一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凡人、小事。说起朱自清,大家对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吧?父亲在南京浦口火车站与他送别时,送给他的不是一台高档笔记本电脑,也不是一台智多星学习机,而是一些不值钱的小橘子。这对同学们来说,也许是不屑一顾的小事。朱自清却抓住这个“小小”的素材来写,小小的素材却反映了一个大主题----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他这样一写,就流芳百年,笔下的《背影》也就成了描写父爱的杰作。
其实,同学们身边看似平常、普通、不值钱、没价值、小的、近的、现实的人事物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去琢磨,去挖掘,都有可写的价值,况且这些人为我们所熟悉,事为我们所亲历,物为我们所感知,以这些离自己近的、亲历的、熟悉的人、事、物为素材,写起作文来才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譬如教师给你一个《我最尊敬的人》的作文题目要你去写,可能会有很多同学倾向于伟大的、英雄的、遥远的人物。有的同学会写死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有的同学会写发明大王爱迪生;有的同学会写神六英雄杨利伟……没错,他们的英雄壮举,他们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的确值得我们敬仰。但如果要你去选材,去写文章,你会发现没有什么可写的。假若换作身边的、看似普通的一些人,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小人物身上同样闪烁着光辉的、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可敬、可歌的某些精神品质。一位普通的教师离你很近,工作上没有很大的、惊人的业绩,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他默默无闻地躬耕于三尺讲坛,像铺路的石子,铺就你成才的阳光大道;像燃烧的蜡烛,发出光和热,照亮别人,燃烧自己;像春蚕结茧,为人类吐尽最后一根丝……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同样值得我们可敬、可写吗。
再如要写你的父亲。有的同学会说,我的父亲是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实巴交的“乡巴佬”,没有什么可写之处。其实不然,他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和睦相邻、遵纪守法、孝敬老人、关爱子女、乐于助人……从父亲身上折射出的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崇高的、无价的。怎么说没有什么可写,不值得写呢!这些被同学们认为是平凡的,不值得写的小人物,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写出来才会生动鲜活,真实感人。
也许大家对洪战辉这个名字都十分耳熟。他有英雄的创举吗?没有。他为人类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吗?恐怕也没有。他只不过是一位普通、平凡的大众人物罢了,中国13亿人口中,像洪战辉这样的人有很多,因此,你就说他不值得去写吗?不是。他虽是普通人,做的是平凡的事,但在他的平凡、普通中映射出的是大精神,大品质-----自立、自强、骨气、爱心等。熟悉他的人就以这不起眼的“小人物”,做的平凡的小事为素材,一写就真实,就感人,以致感动整个中国。
我们选取作文题材,不要以人小、事小、物小而不屑。就拿西瓜皮来说吧,人们吃完瓜就把瓜皮扔掉。如果随处乱扔,会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影响;张三、李四不小心踩了上去摔倒,轻则摔痛,重则脑震荡。乱扔西瓜皮的不文明行为,看着事小,却反应出社会的大问题---公民社会公德意识亟待加强和提高。还是拿西瓜皮来说事,常人认为西瓜皮不就是垃圾?有什么好写的?话可不能这样说,不是没有好写的素材,而是我们没有去发现、发掘。在江浙一带,这被称为垃圾的东西,到了饭店、酒楼的大师傅手里一经加工,就是一道价值不菲的热门菜;到了菜雕师手里,三下五除二就变成了惟妙惟肖的花、鸟等形态各异的工艺品,置之于食客们用餐的餐盘里,既赏心悦目,又增进食客的食欲;还有,爱美的女士,常用它来做美容,润肤养颜……这个被人们视为垃圾,为同学们所不屑的西瓜皮,却有很大的食用、美容等价值。要是再经过我们的思维加工,添加点想象的调料,辅助点优美的语言点缀,也一定会写出一篇篇不同文体的好文章。
总之, 我们写文章要立足于身边取材,注意发掘身边那些现实的、小的、近的、平凡的、普通的素材的价值性,只要有心、用心去发现,小事情背后也能反映出大问题、大现象;平凡的小人物身上也能折射出大精神、大品质;普通的小物件也可以挖掘出大用途,大价值。也许这就是人们写文章时常说的“小中见大,凡中见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