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山 方良金
知识目标:熟记主干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能力目标:能多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情感目标:明确权利、义务的内涵及关系,做个负责任的公民。
重难点:1、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2、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课型:中考第一轮复习课
教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扫描“基础知识导航”
要求:1、学生快速填写《中考夺魁》(第37页)第九讲“基础知识导航”部分。唤起对本单元知识的整体印象。
2、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填写情况,了解学情。
二、主干知识导读
1、人民与公民有什么区别?
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2、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3、我国公民的权利保障体制有哪些?
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法律保护,有物质保障。保障体制: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4、公民应怎样行使权利?
①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5、公民应尽的义务包括哪两个方面?
包括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对于道德义务,我们要自觉自愿履行。
6、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7、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怎样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8、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分别有哪些?
九项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陪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老人受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等等。
六项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
9、公民应如何履行义务?公民应忠实履行义务:(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履去做,(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导读板书:
三、当堂训练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之后,精要点拨。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表明,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具有( )
A.一致性 B.广泛性 c. 真实性 D.公平性
2、某校八年级(5班)同学在学习“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一课时,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我是国家主人,想干嘛就干嘛 ②作为公民,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 ③尽管没有选举权,但我还是中国公民 ④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就是尊重他人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从《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看到,“转发”需要承担责任,特别是根据《规定》第十条关于“转发”行为过错及其程度的认定要素,网络“大v”转发信息,过错认定更加严格。对这一规定理解错误的是( )
A.限制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B.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c.维护公民的隐私权
D.有利于规范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
4、法治社会岂容“特殊公民”,告诉我们(
)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可适当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
B.特殊人物有时可以把自己的权利凌驾于法律之上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我国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5、2014年9月28日至12月15日 ,香港发生“占中”非法集会。近年来,“港闹”气焰嚣张,如侮辱大陆游客,冲击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军营,贬低特区政府和基本法,甚至要求香港独立等,遭到香港社会各界和民众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在维护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青少年要()
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②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③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方针和立场④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第五条“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后,新增加了“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的内容。对此,作为消费者应该()
A.学会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利
B.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c.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
D.积极履行公民对社会的义务
7、右图漫画中的人()
A.做到了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的有机统一
B.具有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c.只想多享受权利,不愿多履行义务
D.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8、“兰州好人”苏晓勇13岁时母亲病逝,22岁时父亲滩痪在床。他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照顾年迈的祖母,用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人间大爱。苏晓勇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孝敬父母主要是物质上要赡养父母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④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博客、微博,是公民行使权利,表达意愿的渠道之一,但有些人通过互联网发布网络谣言。这表明()
①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言论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③作为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有钱不可任性”,“有权不可任性”成了两句轻松幽默的网络流行语,钱即使是个人财产,任性也要合法;可权属于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可有丝毫的任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B.尽量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民的权利
C.法律要求和鼓励做的,一般应该积极去做
D.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结合的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同桌自我小结,自我提高。
五、布置作业
课外完成《中考夺魁》第九讲的作业题。
2016-04-05
(作者系通山县镇南中学教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