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少看比较有深度的可发人深省的文学作品,把《收获》买回来才发现里面的文章均是以中长篇小说为主,我看书很慢,中篇小说我也要两天才能看完。
在理性现实的世界里待的太久,让我一下不能理解文学世界,直到看了《海边魔术师》的 一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篇小说类似童话,似真似幻,小说主调悲伤中带着孤独,落寞中又隐藏着希望,这种写法很红楼梦。
我折服于作者的想象力,不完全脱离实际,似假非假、似真非真。以哥哥刘小飞的信为引子,带领读者来到一个未被完全驯化的社会,脱离原来的成长与工作环境,在更贴近自然的环境中来领悟生命,最终同自己、同身边人和解。
文中的“我”幼时丧母,在哥哥刘小飞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父亲忙于生计沉默寡言,与“我们”缺乏沟通。与父母缺乏必要的感情链接是我们这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毕竟我们成长的大环境正是从温饱走向富裕的阶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伤痛,现在社会上的年轻人总是把各种不幸归因于原生家庭的不幸,我想这是不合适的。毕竟完美的原生家庭我真没见过,但能把自己生活过的风生水起的人我见过不少,所有的果都有自己种的因。
在钢筋水泥的社会里生活太久,人总是容易生病的,走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或许是一条自救之路,生活中受的伤最终还是可以在大自然中获得救赎,毕竟人也是一种生命,大自然主宰着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