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日课139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够穷尽自己的本性,能把自己完完全全的看明白,才能够把别人的本性完完全全的看明白,这叫尽人之性,首先得把自己认识清楚,然后才能把别人认识清楚,对自己没有一定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别人的了解,要么是肤浅的片面的,要么就是完全错误的。
儒家讲修行从“反求诸己”入手,理论依据就在这里。为什么先要进行自我反思啊?就是“能尽其性”,先把自己的一举一动包括你的心理状态,你的喜怒哀乐都想明白,这才是“能尽其性”,能够穷尽自己的本性,能把自己认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尽人之性”,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把别人看明白,能做到这两步,应该说你的人际关系就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够穷尽人的本性,能把他人看明白,那么就能把事的本性、本质看明白,不管遇到多么复杂的问题,你一下子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一下子就能认识到问题的本性。
所以这里讲的儒家修行的三部曲,第一步尽其性,第二部尽人之性,第三步尽物之性。
选自:杨军师父《中庸别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