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讲需要听众,写作需要读者。演讲是演讲者和听众共同完成的一件事情,写作也是写作者和阅读者共同完成的事情。
《妙法莲华经》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又以下雨做比喻。雨水是相同的,但是大树和小树,大草和小草所吸收的水分是不同的。阳光对大地是等的,但是万物吸收阳光的能力各不相同。
同样的演讲和文章,有多少听众和读者,就有多少种理解。听众和读者其实是借助演讲和文字而调动自己的体验和思考,重新认识自己。
我们以为打开了别人的世界,其实是打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其实不可能进入别人的内心。佛虽然有他心通,但是也改变不了别人的心。
我们必须借助他人、社会和环境来认识自己,我们理解的别人就是自己。
只有在社会中,我们的生存才有价值和意义。有时候需要闭关和出世修炼,但是目的还是入世。回到红尘,借事炼心。完全脱离社会不但不可能,也完全没有意义。
所以《菜根谭》说:“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做人必须学佛,学佛就是学做人,学了佛才能真正认识人,把人做好就是佛。
我们必须超越当前的境界,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当前的境界。
问题都是头脑制造出来的。处在头脑中,我们只是产生和解释问题。超越了头脑,就没有问题。古人说,勇者无惧,智者不惑。
宁静的心态必须在污浊吵杂的环境中锻炼,全然经历事情就是超越事情。超越了肯定能够面对和担当,不能面对和担当就谈不上超越。
《菜根谭》:“欲做精金美玉品,定从烈火煅中来。思立掀天揭地功,须向薄冰履上过。”
年轻人没有人愿意做普通人和平常人,都愿意顶天立地,建立丰功伟业。不经历夏花之灿烂,就没有秋叶之静美。
只有经历许许多多不平常和不平淡,我们才能知道平常和平淡的可贵,才能拥有一颗稳定不变的平常心和平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