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点,时光匆匆,转眼间,一天即将逝去
回首时光,总觉得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本来打算今天一天干些什么,但是还是被懒惰支配了身体
说来惭愧,除了吃饭没忘外,其他的一切事物都被我抛却在脑后,所以结束这一天,内心是极不情愿的,是愧疚的,对不起今天的时光,书也没有好好看几页,时间就这样流逝了
唉,自己不由自主的悲伤起来,但细想自己连悲伤的理由都没有,不知自己为何悲伤,悲伤自己对自己的无能为力?还是悲伤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按照自己想象的来?总之理由有很多
前几天读了一本书,我的上一篇文章也说了,是关于徐志摩的书,书名就叫做《徐志摩》,这本书我利用了两三天的时间把它给读完了
为什么读这么快?可能是书的内容吸引到了我,所以一旦有闲暇之余,我便掏出手机开始阅读起来(因为这本书是电子书,所以只能在手机上阅读)。
这本书我一直感觉是有关于徐志摩的自传,这本书写了徐志摩的一生,还有他的经历及爱恨情仇
有关于徐志摩的评价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徐志摩是理想主义与浪漫诗人的化身,也是一位绅士,他的思想是前卫且新潮的,
他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性格,对于爱情、婚姻、人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对于外人看来
他的想法过于浪漫与单纯,不切合实际,与实际的生活相差很远
像对待自己的情感生活,是态度坚决的,对于父母包办的婚姻,他的内心是深恶痛绝的,所以即使与张幼仪结婚,最后在世俗的面前还是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张幼仪离婚
在哪个时代,能与传统世俗对抗的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并且这个世俗他连续背叛了两次
对于自己喜欢的爱情,他义无反顾,当时他明白他与林徽因相遇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邂逅,但不会开花结果,但是自己还是深深的爱慕着林徽因
他不顾世俗,就连最后自己的师父梁启超写信告诉他,你的想法我都知道,但是不会实现的
但是徐志摩告诉师父:人生就是这样,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拼一拼,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这很徐志摩。
对于爱情徐志摩是义无反顾的,他把爱情想得太过美好,就连最后遇到生命中点燃他的陆小曼,于是他深深的陷了进去,爱的依然义无反顾,向死而生
虽然仍有阻隔,但是还是结了婚,婚后的生活是不理想的,徐志摩渐渐的发现与自己的理想化真的差距很大很大
可能双方都发现了,自己不适合对方,但一切都太晚,他们虽然都彼此有牵挂,但是仍有无形的力量把他们给分开
陆小曼花销太大,徐志摩挣得钱根本不够陆小曼的花销,于是徐志摩为了生活来回往返,最终在往返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纵观徐志摩的一生,最让我啧啧称奇与向往的还是他与林徽因那段情感纠葛,面对林徽因徐志摩是坦率且深情的
一首《再别康桥》写出了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深深的爱恋
虽然最后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但是绝对不像林徽因所说的那样:
“徐志摩爱的只是理想化的我,其实真的我并不是那样”
这一点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我也是并不赞同的
林徽因的一生是明智切理性的,他明白就算最后选择了徐志摩,最后的生活也并不是双方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我们依然相信,在某一时刻林徽因在心底喜欢过徐志摩
徐志摩写的《再别康桥》,我们相信林徽因也深深动过心,但是林徽因是理智的女人世俗不允许他这样,所以他只能把这份爱深深的藏在心里,等夜深人静时才能静静思念
徐志摩的一生是璀璨的,就像前面所说,他是理想与浪漫的化身,所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