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才女在视频中引用“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吐槽现如今的人心世道,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自庄子著作,是对儒家的圣人观做出的结论性批判。老、庄道家学说崇尚自然天道,反对人为制定规则。他们认为,人只要遵循自然天道,就是最恰当的人生态度,也是社会治理的最好方式,而儒家制定出道德标准,要求人们都要以道德要求行事,比如“仁、义、礼、智、信”,必然会人为制造出与此相反的人格和行为:非仁、非义、非礼、非智、非信。所以,有了圣人标准而出的“圣人”,就必然生出与此相对的大盗。这完全符合有、无相生的道家哲学。
从现实看,圣人是道德典范,然而绝大多数人是无法企及这样的道德要求,既然社会以道德准则治理众人,必会联动人生最基本的利害关系。为了趋利避害,做不到道德要求的人们必然假装有道德,所以虚伪成了平常事。现实正是如此。
无论是借道德之名行利己之事,还是在道德外衣下隐藏盗窃的真实意图,都是“圣人不死”的必然的结果。
春秋时圣人出,窃国诸侯却层出不穷,“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儒家道德接近“完人”的王莽,窃取了西汉国祚;曹丕篡汉,司马氏代魏,都以禅让之名。
接下来的隋、唐、宋朝的窃国者,无不是前朝的“忠君”重臣。
我们进一步探索“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原因。心理学里,人格包含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儒家道德只关注自我与超我,而漠视、甚至打压本我。由于“本我”是人性的根本,是自我、超我的基础,如果不尊重“本我”,人性就会扭曲,一步步传导至社会的各个层面。
“本我”就像底下的树根,自我、超我就是地面上的枝干、树叶、花果,无论对枝叶怎样打理,修剪,决定性的力量都在树根。
圣人的道德,就是强行打理枝叶,违反树根的生物性本能。
备注:
简单说:
本我:是人的生物性本能欲求;
自我:人适应环境与社会的意识行为;
超我:超越本我和自我的需求,利他的精神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