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是西周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了,当时他有个太子叫宜臼。
西周灭亡,周平王宜臼东迁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被犬戎部落所杀,太子宜臼在诸侯的护送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也就是周平王,开启了东周王朝。
周平王东迁的同时,将宗周故地封赐给了当时护送有功的秦襄公,许诺只要秦赶走犬戎,故地就归秦襄公所领,其实也是一种画饼。但很无可奈了,当时的周王室确实拿不出什么土地去分封有功的新诸侯了。当时的宗周故地已经被犬戎部落所占,宗庙尽毁,满目疮痍。一直到21年后,秦襄公之子秦文公才从犬戎手中收回了宗周故地。
所以说,周平王东迁的同时,也已经放弃了再回归宗周故地的可能性。
桓王箭上肩——东迁后周王室的衰落
在护送周平王东迁时,除了秦襄公,还有一位护送有功的诸侯是郑国的郑武公,他与周王室的关系一直非常亲密。
周桓王是周平王的孙子,也就是周宣王的玄孙。郑国的第一代始封君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庶弟,被宣王分封到郑地。郑武公是他的儿子,所以说其实郑武公跟周平王他们的关系算是亲近的,加上封地与东周国都交界,所以郑武公以及他儿子郑庄公都是东周初期的周王室最为倚重的诸侯。
但是,郑庄公的专权引起了周平王和周桓王(平王之孙)的不满,双方摩擦不断。最后,周桓王剥夺了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也不再朝见天子。这还了得,怒不可遏的周桓王引兵讨伐郑庄公。公元前707年,两支对战,一方是周桓王率领的王军和诸侯联军,另一方是郑国国君郑庄公率领的郑军。最终,周桓王率领的联军大败,周桓王还被郑国大臣用箭射伤了肩膀,也就是“桓王箭上肩”。
这个事件成为了周王室衰微的标志性事件。因为郑国只是个诸侯国,而周桓王相当于是当时的天下共主。权力的争斗,使郑庄公突破了君臣关系,公然与周王室对战,打赢了,还射伤了周王。足以见得周王室真的衰微了!明代李贽所撰《史纲评要》用“夷王足下堂,桓王箭上肩”来描述这一态势。其中“夷王下堂”昨天学习过了。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结束了,英雄辈出、群雄逐鹿的时代到来了。
在接下来这个仍然被称为周的时代,也就是东周,周王的身影渐行渐远,终于沦为诸侯争霸的模糊背景。
历史的进程来到了春秋争霸时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