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移民与遗民共铸的岭南文化

移民与遗民共铸的岭南文化

作者: 周松芳的饮食风月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22:56 被阅读0次

作为岭南地域文化最为经典的著作屈大均的《广东新语》“真粤人”条说:“今粤人大抵皆中国种,……其真劗发文身越人,则今之徭、僮、平鬃、狼、黎、岐、疍诸族是也。”自秦始皇南征以来,陆续南下的五岭以北之人,构成了广东人的主体——“粤人”;土著“真粤(越)人”则成了少数民族。而有文字的岭南文化,也恰是始于秦。从这个意义上讲,岭南文化,基本上就是移民文化。要了解岭南移民的历史,当然要看移民史的著作,但论及其文化的随移,要领亦不易得,周振鹤、游汝杰教授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从方言的变化,探讨人口及其文化的迁移,颇资启迪,亦多有涉及广东,值得推荐。葛剑雄教授的《人在时空之间Ⅱ》(中华书局2010年版),有专节探讨移民与区域文化的关系,重点在上海、广州与深圳,并加对比分析,难得一见的精彩。当然,他们的精彩建立在深厚的历史地理尤其是移民史的专业素养之上。相对而言,广东的移民文化保存得最为丰富完整,陈序经教授“广东是旧文化的保留所”的论断,就包含这一方面。只是广东的学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太弱,地域文化研究者就不用说了。诚为憾事。

岭南的移民文化,还交融着遗民文化,这是长期以来未曾引起注意的方面。宋元以来,随着南方经济社会的进步,中原鼎沸之际,偏安之地便由江南南移岭南。南宋王朝最后亡于新会厓山海外;南明小朝廷迁延岭南日久,直至最后覆亡,岭南遗民的传统由此建立,宋、明遗民史录中,粤遗民占有算得上辉煌的篇章。尤其是以陈子壮等岭南三忠为代表的明遗民,于岭南人文精神影响至为深远;清帝逊国,粤遗民表现最为坚贞,其中的代表人物陈伯陶隐居九龙,编纂《胜朝粤东遗民录》和《宋东莞遗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既表彰时彦,亦绍扬前贤。遗民精神,固有其保守性,亦蕴含美好的节操,更可以矫时代变乱之失与革命粗糙之弊。

如果这还主要是精神层面,那明末清初兼有移民与遗民双重身份的一大批南下广东的江南士人,则对广东的文化发展影响巨大。朱丽霞教授侧重移民层面,从文人游幕视角,探讨岭南文学与江南文学的互动共荣,令人激赏,惜尚未成书。而在清初政治高压之下,真正的遗民,多逃禅为诗僧,其中杰出的代表如澹归金堡、石濂大汕,并为移民,他们对于丰富和发展岭南文化的精神内核,对于岭南文化的近代精神的形成,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对这一节的研究,蔡鸿生教授的《清初岭南佛门事略》已着先鞭,姜伯勤教授的《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作为继响,李舜臣教授则以《清初岭南诗僧群研究》做博士论文,可谓极其成,惜迄今未见出版。

由移遗之民联想到偏安的历史,也感觉深有意味。明代大儒邱濬说,广东是孤悬岭外的一个小堪舆,是真堪偏安之地。从秦末赵佗自立为王,然后有南汉小王朝,有南宋王朝的最后逃亡,有元末何真的割据,有南明政权的建立,泛一点还可以算上国民党的广东根据地,几乎代有偏安之主。这种偏安形势形成的政治博弈,对于广东文化有何影响,是尚待展开的一个新的有价值的课题。

��的�-�q/V�#

相关文章

  • 移民与遗民共铸的岭南文化

    作为岭南地域文化最为经典的著作屈大均的《广东新语》“真粤人”条说:“今粤人大抵皆中国种,……其真劗发文身越人,则今...

  • 为命运铸剑 我要铸一把剑 与风箱约好了 与火炉约好了 还有叮嘱那流光的火星子 火钳与锤子 共谱叮叮当当的战歌 淬火...

  • 共铸辉煌

    千年翘首大道行,举世共睹中国梦。 二十四史曾瞩目,十三亿人谋复兴。 携笔从戎本为国,论功我欲请长缨。 四方来贺犹昨...

  • 丝绸風雲

    丝绸風云写作目录: 一、秦都遗韵 从秦汉隋唐宋元明初历史说咸阳丝绸 二、宋皇室遗民 北宋、南宋,元、明迁徙移民 三...

  • 中国旗袍岭南文化节系列主题活动正式启航

    日出东方,余晖落映岭南,中国旗袍与岭南文化完美邂逅;“中国旗袍岭南文化节”由人民日报海外网&佛山市旗袍会主管、承办...

  • 遗民

    我和你,从同一条河流走来在同一片河畔的土地上同饮同一条河喧嚣的岸滩 绚烂的岸线无法割舍 群山的黛色正在淡去南飞...

  • 遗民

    在乌兰布和沙漠里,有两位自称是八十年代遗民的诗人。乌兰布和人叫他们谢诗花、乔诗花。 这三十多年来,他们都是长发齐肩...

  • 遗民

    虹光如媚 会有目光轻轻吻去你的伤悲 惊鸿一瞥间 柔情舔舐悲壮 我是战争的遗民 在黄昏里眺望 满身罪孽 自知难...

  • 遗民

    第一次见他,是在食堂的队伍里。 我和陆诚互相抽背历史,双双卡在1873这个时间点上。后面忽然响起一个尖利的声音:“...

  • 遗民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起点阅读,ID赵文元,文责自负。 在乌兰布和沙漠里,有两位自称是八十年代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移民与遗民共铸的岭南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zs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