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就是小人书和连环画,是我儿时最爱看的读物。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全公社家里小书最多的大约是三家,李明、王伟和我家。
这三个家庭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居民户口,经济条件尚可。李明和我家爸妈都是教师,而王伟是医生家庭。
但小书也不是随意就能买的,要看机会,比如说去县城里玩,路过新华书店时,我会拉住妈,让她给我买上一本。因当时书店有规定,不准翻阅,只能根据书名和封面绘画的内容来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小书当然要挑带“战斗”两字,或战争题材的了,当时普通的小书大约一毛钱一本。
尚记得,我最早看过的一本小书叫《阿伟打飞机》,讲的是越南抗法战争中的故事。还有一次,我姐去城里参加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知道我爱看小书,挤出生活费,给我买了一本小书,书名我一直没忘,叫《小英雄雨来》。
家里小书最多时大约有五六十本,找了一个鞋箱放置。小伙伴之间也常互相借阅,但往往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没偷拿过人家的小书,但也不能保正,借了以后就忘了归还。最犯嫌的是,有小孩上我家玩时"顺手牵羊″,我的那些小书大部分是这样没的。
当时在大浦街上有租小书的书摊,看摊的是个年迈的老爷爷。店里还配有几个书架或书柜,小书按类别排放整齐,品类繁多。店里还放着几个小板凳,方便大家阅读。
租小书一般一分钱能租一本,新的、内容很多的、厚的两分钱租一本;内容少的、薄的、破旧的,多说几句好话,一分钱也可以租两本。只要不带走,看多久都不加钱,换小书看要另收费。带走的要交压金,按天算租金,压金一般就是小人书的定价。当时同学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买书不如租书,租书不如借书。
《三国演义》《岳飞传》《杨家将》就是这样读完的,那时我上初三,每天经过大浦老街时,我都会租上两本,带去学校里读,放学回来时归还。
现在想来,我这人好文艺,大约就是儿时喜看小书时潜移默化养成的。但我买过的那些小书,全已遗失,现在想来,仍是十分可惜。
东氿听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