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的是,跨界是结果,并不是最初的目的。
很少有人为了跨界而跨界最后还获得成功的。我自己第一次的小跨界是在清华换了一个系,当初也不知道这个转变的过程如此痛苦,要是早知道,我是否还会去做都是个问号。当然,最后完成了转身回想起来很有成就感,但那是结果。
昨天讲到的华盛顿,他很大的兴趣是在经营他的田庄上,是历史将他推到了将军的位置。另一类跨界是形势所迫,比如摩尔斯、胡贝尔这些人。至于像牛顿和冯∙诺依曼,他们虽然能力超人,照理说跨界并不难,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刻意地从一门学科转到另一门学科。
以冯∙诺依曼发明计算机系统结构为例,他本来的目的是研制氢弹,需要计算,听说有人正在设计计算机,就去看看能否用于氢弹的计算,结果发现计算机设计得不好,完全没有通用性,于是干脆跳进去自己设计了一个计算机。当然,后世记住他的,反倒首先是这一件事情。不过,这是结果,不是目的。
其次,跨界是有必要性的,特别是对于突破性的创新。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有两条。
1、一个领域内的人常常囿于过去的思维定式,很难突破成功。以人工智能为例,从1956年到1970年计算机科学家们按照模仿人的认知的方式做了十多年,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因为在他们看来,人工智能就是要让计算机模仿人的智能。
第一个在这方面取得突破的贾里尼克教授由于不是搞计算机的,而是搞通信的,因此他把智能问题看成是通信问题和数据问题,结果解决了部分人工智能问题,并且将这个领域的研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重大的突破常常需要引入外来的技术,因此只有跨界的人有这些优势。说起特斯拉汽车,大家可能会认为它的创始人是马斯克,其实它的创始人是电机工程师马丁·艾伯哈德,他创立特斯拉公司仅仅因为自己是超跑迷,又是环保主义者,不愿意开很费油的跑车。
而马斯克是作为投资人加入该公司,但是后来是通过掌握特斯拉的控股权而成为其CEO的。在特斯拉之前早有电动汽车了,是传统汽车公司GM(通用汽车公司)制造的。GM因为没有锂电池技术,因此只能用铅酸电池,续航能力就上不去。而艾伯哈德和马斯克都是搞IT出身的,因此他们从一开始就从电池技术着手,发明出实用、高性能的电动车。而直到今天,大部分汽车公司,依然没有掌握最好的电池技术。
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成功跨界的人物是焦耳。今天我们知道他,是作为了不起的物理学家,热量单位都是他的名字,而在他的年代,大家知道的焦耳则是一个成功的啤酒商。他之所以能发现机械能可以转化成热能,是因为他有本事测量百分之几度的温差,这是酿啤酒的大师们的绝技,而当时所有的物理学家都做不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外来的技术导致了焦耳在热力学上的成功。
再次,什么样的人适合跨界,或者说容易跨界成功?当然,这个人需要已经在某个领域甚至几个领域比较成功,而且比较有适应性等等,不过根据我自己的体会,还有四个不能忽略的细节常常被忽略掉了。
第一个细节,跨界的人通常在原有的专业或者行业已经获得了成功。我们昨天讲的几个例子,无论是主动跨界的摩尔斯,还是无意跨界的其他几个人,共同的特点都是原来在各自的行业做得都不错。这样的人做事情靠谱,而靠谱对做成一件事非常重要。
Google早期在招人时有一个奇葩规定,需要求职者提供大学成绩单,即便是已经工作很长时间的申请者。我的一个同学已经工作10年,是一个大公司的总监了,申请的时候还被要求提供成绩单。他觉得很奇怪,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Google主要是看一个人是否靠谱。作为大学生的时候,把自己的成绩考好是责任心的体现,并非能力的体现,如果没有责任心,将来这个人可能指望不上。
一些人做一件事都做不好,然后想着跨界去做好别的事情,这种可能性是没有的。
第二个细节,是过硬的专业知识。牛顿和冯∙诺依曼等人自不消说,他们的知识体系极为庞大,学习能力也非常强,在多个领域是专家不奇怪。至于摩尔斯,他虽然是画家,但他可是耶鲁大学毕业的,数学和电学基础很好,另外他在研究电报时,还有一位高参,专门研究电磁学的学者查尔斯·杰克逊(Charles Jackson)。
富尔顿在从画家到发明家的转变过程中,可是从头学习了数学和机械学的。很多人看我能写历史书,在上海交大商学院当教授,要知道我也系统地学习过这些方面的课程。这不是简单看几本书,知道一点知识的皮毛就可以的。
第三个细节,跨界成功的这些人常常有一些天赋,只是他们过去没有发现自己这方面的天赋而已。而一旦他们后来发现了自己这方面的特长,在新的领域可以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功。
我女儿的中学同学麦克尼里虽然是一个读书不错的孩子,但是打高尔夫球特别有天赋,在斯坦福读书时平了“老虎”伍兹当年在学校创下的61杆的记录。而他的天赋来自他的家庭,他的父亲是过去很有名的太阳公司(Sun Microsystems)前CEO,完全是IT界的人士,但是后来发现自己打高尔夫球极有天分,是全世界CEO里面高尔夫球打得最好的。
曾经战胜过PGA(职业高尔夫球赛)冠军的前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算是业余选手中高尔夫球打得好的了,但是比老麦克尼里还有差距。很多人看到这一类人跨界成功了,其实只是不知道他们潜在的天分而已。
第四个细节,跨界者的思想都是非常开放的,他们愿意接受新东西,新思维。我接触了不少到了中年想转行,却无力完成自己梦想的人,他们的一个通病是囿于原来的思维方式。我在前面讲了,跨界之所以必要,就是为一个固有的行业带来新思维,而如果一个人本身不具有接受新思维的能力,这件事肯定做不成。
在硅谷的投资领域,很多人都是跨界转过来的,包括凯鹏华盈的联合创始人尤金·克莱纳(Eugene Kleiner),后来的风投之王约翰·杜尔(John Doerr),他们过去都是工程师。红杉资本的创始人唐·瓦伦丁(Don Valentine)和后来的掌门人迈克尔·莫里茨(Michael Moritz),他们分别是销售人员和记者。这些人共同的特点就是思想极为开放。
除了上述主观的因素,跨界成功还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我把最重要的两条列举如下:
1. 贵人相助
富尔顿从画家到发明家,得到了瓦特和利文斯顿的帮助,后来再成为成功的商人和州长,也是靠利文斯顿家族的全力支持。焦耳在发现能量守恒定律后,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爵士找上门来和他合作,这让他后来名气大增。艾伯哈德搞电动车,如果没有后来马斯克的帮助,可能今天产品还在实验室里呢。贾里尼克能够跨界解决人工智能问题,是因为他当时正好在IBM学术休假,而该公司是当时全世界唯一具有超级计算能力和数据的公司。
2. 契机
摩尔斯发明电报,除了自身的动力很强外,而且契机非常好。当时除了他,还有好几个人发明了类似的产品,说明发明电报的时机已经成熟。类似地,贝尔先生发明电话时情况也是如此,同类的发明当时并不少。贝尔自己之所以研究电话,也是因为他的家族,包括母亲和妻子都是聋哑人,他本来是研究声学,帮助聋哑人改进听力的,但是后来跨界成为了正常人使用的电话的发明人。如果时机不成熟,摩尔斯和贝尔也无能为力。
那么,怎么做比较容易跨界呢,我也给你总结了三点:
1. 通常比较成功的跨界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
比如像人工智能大师明斯基(钢琴、计算机),Sony(索尼)公司前总裁,发明CD唱片的大贺典雄(声乐、指挥和电子工程),美国著名的语音识别公司Nuance的联合创始人科恩(音乐、电机工程),YC孵化器创始人格雷厄姆(绘画、计算机)以及大家熟悉的乔布斯,都是结合技术和艺术,这说明它们在很本源的地方是有相通性的。
在古代,毕达哥拉斯也是如此。苹果的产品做得好,其艺术感贡献了大部分得分。顺便说一句,爱因斯坦的小提琴只是个人爱好,水平并不高。明斯基的钢琴水平可是世界前十的,而大贺典雄是专业的男高音歌剧演员,后来是专业乐团的指挥。他们是真正的跨界。
2. 高势能到低势能的跨界比较容易。
在薛定谔之后,很多物理学家转而搞生物非常成功,包括那一批发现DNA螺旋结构的科学家们,一大半原来是搞物理的,即使一开始就是搞生物的,比如沃森,数学基础也很好。世界上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很多是数学家,但是反过来,没有一个获得菲尔兹奖的是经济学家。从这个角度讲,年轻的时候多学点比较难的学科,会受益很长时间。
3. 想要跨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系统地去学习新知识,不要像民间科学家那样自己摸索。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跨界的人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获得新领域的认可。焦耳最重要的几篇论文都没有能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刊上,因为那些职业科学家不相信一个啤酒商的结论。后来焦耳的成果被确认无误,他声名鹊起,成为了皇家学会会员。那些知名的物理学家都来找他合作,他的学术之路才开始顺畅。
类似地,作为牧师,孟德尔关于遗传学的论文也没有被欧洲生物学界重视,到他死后很多年他的成果才被人发现。因此,想跨界得能耐得住寂寞。
无论你将来是否能跨界,上述做事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祝夏安
2017年7月18日于硅谷
原文摘自《跨界浅析(下)|硅谷来信第279封—吴军》
结合吴军老师的跨界的方法论,在区块链领域,你觉得怎么样的跨界更容易成功呢?这些跨界都需要哪些要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