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 22预文1 刘欣枝 2022104212
播种希理,构建未来,以赤子之心与时代同行。
——题记 十月的秋风娓娓道来,在温暖秋风的滋润下举国上下喜迎二十大。百年栉风沐雨百年奋斗不息。我们以中国红为底色,染上五彩的缤纷,朝着信仰走去,朝着小康奔去,朝着大同社会前进。
心之所向,担当责任之重。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裹大陆的一部分,个体不能脱离整体存在,我们有责任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寻找到自我价值,担当起责任,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让原本和谐的生活失去了色彩,无数来自00后的请战书,他们化身白衣天使奔走在一线,他们化身成城市的“小精灵”穿横在无数街巷为百姓送温暖。疫情面前,青年不受阻挡,00后成为抗疫队伍中的抗疫中坚力量,彰显青年责任与担当。
心之所向,奔向合作共赢
“万物并有而不相害,道而行而不相桲”当今世界是多元文化交流。经济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广泛和深入,我国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道路,我国面对当今国际刑形势更是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合作共赢谋求发展之路践行心之所向。
心之所向,打开广阔胸怀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丧,非一孤之白也。在墨子笔下可见拥有包容胸怀,才能海纳百川成就伟业。把个人发展同时代家园相结合不被身边小事所拘束向更个阔的大千世界前行。
心之所向,树立远大理想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党的百年历程,正因为目标明确筹略规划,带领人民奔向了小康生活,青年处于最好的时代,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坚定理想,自强不息。
处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秉持包客共享的精神,和而不同,和谐共处,共建人类和谐共生的栖息地,在党的引领下播种理想信念之果实,为新中国的未来构建方向,与时代同频共振,为时代建设添砖加瓦。
青春的尽头从来不是十八岁,是盛夏,是未来。青年持身修为长弓,做锐思如利矢,手抬而失矢,弦响而箭中,如此心向未来,心系祖国,方能实现大同。
大道为公,天下大问,以赤子之心书写心之所向,如此方能天下大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