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有读书的习惯,生活中,我们都会主动或被动的在阅读。
主动方面:比如书,报刊杂志,自媒体。
被动方面:比如朋友圈,信息,广告单。
不管你有没有文采,发个说说表达所想所感,然后看看有多少人点赞评论,你会因此获得满满的存在感。
于是,不知从何时起,身边多了许多有才华的人。也多了很多爱读书的人。
可是,怎么样才能用适合的读书方法,更好吸收书里的知识呢?
首先
01爱上作者
有人会“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
有人会“因为某个演员,而爱看有ta出演的那部戏。”
有人会“因为某个体育明星,而爱上某项体育运动。”
说的就是爱屋及乌。
有段时间爱上三毛,她博学多才,传奇般的人生,深深吸引我。于是三毛的书,尽数收入囊中。
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必过分纵容对自己的爱怜。
——三毛
这句话当年是不懂的,如果懂会早些就对自己残忍,而不是现在,虽然现在也不晚。
爱上作者,喜欢ta文字风格,会想着看ta的每一本书,因为文章中有一条路可以走向你的心底。
02创造读书环境
记得考职称的那年,我选择了辞职,这个考试对我来说无比重要,当时的想法,“必须过。”
可能有人会笑,这么简单的考试至于吗?但对于一直在寻找的我来说,考试成败与否,决定着我以后的方向,以及能否重建早已崩塌的信心。
辞职没有告诉家人,所以每天早上,假装去上班的样子照例出门,包包里不再是文件资料,而是我的考试用书。
有时去山间小公园,那里幽静,寻一处石桌石凳,整理思绪,按计划看书,不知不觉就是一上午。
有时去图书馆,顺便查找考试资料。
有时去书吧,在悠扬的音乐中,开始学习。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我按进度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觉得考试有一定把握,再次找到新工作上班。
但是这些读书习惯延续到现在,读书环境永远不是固定的,完全可以靠自己去创造。
03建立读书主题
建立读书主题,可以较好管理要阅读的书籍。不至于掉入这本也想买,那本也很好,结果书买了一堆,但是不能好好读下去的怪圈。
建立工作专业类主题,那就以此类书籍,由浅入深,由薄及厚层层递进选择。如果一开始就涉及深奥的内容,一旦觉得晦涩难懂,很容易就此放弃。
建立个人管理,投资理财等主题,也是同样方法。
04云端笔记
说到做读书笔记,老一套,就是摘抄书中原文。摘抄了很多,但是不复盘,不总结,学以致用,实际也等于没用,而且费时费力。
如果看到书中一段非常好的内容,可以拍照保存。
读书时,有感触的地方,划线做记号,用自己的语言在旁边空白处进行复述,锻炼归纳总结能力,同时结合自身反思,我可以怎么去做。
充分利用笔记软件,一时灵感及时记录,笔记也可以用语音版(讯飞就很不错)。
灵感总是稍纵即逝,那一刻的灵光一闪,冒出的就是精华,不及时记录,再写下来的总是会离了十万八千里。
笔记可以随记,但要定期整理归档,上传到云端保存,方便需要时查找,以及通过笔记回顾书中内容。
不然看后便放到脑后,突然有一天再见到时,仿佛好熟,但又不记得什么时候看过。然后又看一遍,看到中途,才恍然大悟。读书不做笔记,不回顾,还是无益。
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会读书是很重要的事,让我们一起,通过读书不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