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变成一个优秀生。这是王金战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
在月考的总结中,王金战一个劲儿地夸这个男生:“你们看人家这位同学,一下子差距能缩小30分,高三总共要经过八次大型考试,如果每次都能缩小30分,那就不是考大学的问题了,而是考清华北大的问题了!就看你敢不敢挑战自己了。你站起来谈一谈,下一次你的目标是什么?”
被表扬得晕头转向的男生站起来说:“我下一次,肯定不考倒数第一啦!”
这名学生非常振奋,也看到了自身的潜能,学习进步得异常迅速。最终,这个男生果真考上了北大。
王金战说:“教师,就是要点燃学生的火花,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朝着他们喜欢的方向一直走下去,这样肯定能成功。”
王老师也曾是个“差生”
王金战坦言自己就曾是“差生”,经历过被人看不起、鄙视的过程,最清楚“差生”的心理。他常拿自己早年的经历向学生现身说法。
上中学时,全班有50来个学生,王金战成绩排在40名以后。那会儿他根本不想学,一心想着毕业了,接父亲的班工作。
1978年寒假刚过,班主任动员成绩排在前5名的学生备考。“我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找老师说,我也想今年考大学。哎呀!班主任看我就像看一个外星人一样。是那种又鄙视、又不让你看出来的感觉。那种眼神,让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耻辱,突然之间,我的自尊心脱落了。”学习好的那几个同学,也嘲笑他:“如果你能考上大学,我们就能直接大学毕业了。”一个眼神、一通奚落,刺痛了王金战的自尊心,他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到后来,他对学习达到痴迷的地步,不学就浑身难受。
当时他正住校,晚上过了9点学校就不发电,只能点煤油灯。宿舍里都是通铺,铺上全是沙草,容易着火,所以学校严禁点煤油灯。因为王金战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煤油灯下学习,校长火了,把他的灯摔碎,并责令他在全校大会上做检讨。
王金战仍不死心,四下找学习的地儿,终于发现了一个空地窖。“我的内心一阵狂喜!每天晚上,别人回宿舍了,我就提着煤油灯到菜窖里看书,一看看到半夜,那种感觉太好了。记得有天晚上,学到深夜,突然狂风大作,几次把灯吹灭,之后雷电交加,而我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奋斗的快乐,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充实。”王金战后来是班上唯一考上大学的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