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对立统一,有非有,无非无。存在有表象的存在和本质的存在。有非有,具备存在的外象,不具备存在的本质;无非无,外在为无的本质为有。非有外有内无,非无外无内有。
存在为永恒的存在,可以发生变化的为非存在。现实的存在是变化的,所以为非存在,非存在具备存在的表象,而无存在的本质。但是非存在不是虚无,所以一定具备存在的本质,另一方面,变化与不变相对,既然有变化的存在,就一定有不变的存在。存在的本质是不变永恒的,具备实在的核心,那么是可见的还是不可见呢?可见的是可分的,非是实在永恒的,所以实在的东西是不可见的,故而是无限的,无限大的存在同样具备空间性,所以也不是实在的。实在永恒的东西在空间上无限小,在时间上无限长,存在唯一,所以是一切存在的本体,所以在质量上无限大。这种东西不可见,却可被感知,并且支配着一切存在。
外有内无的存在可见也可被感知,体积上有限,存在也不唯一;外无内有的存在,即不可见又不可被感知,体积上无限小,质量亦是无限小,但具备存在的本质。外有内无的存在是现实存在的——即是可被感知的存在,外无内有的存在亦是存在的——即是主观意识的存在,内外皆为有的存在也是存在的——那是一切存在的本体。由上述可推论出纯粹的虚无亦是存在的。非无即有,有为永恒,非有即无,无亦永恒。纯粹的有和纯粹的无都是永恒,而主观意识的存在是刹那的,现实可见的存在介于刹那与永恒之间,可变,却非瞬时改变。
绝对的虚无不能转化为存在,这是虚无的永恒性。实在和虚无相对,实体无限小,所以绝对的虚无无限大。实体和虚无都是永恒不变的,可见的客观存在以及主观意识皆是变化的。实体在体积上无限小,密度上无限大,虚无在体积上无限大,反之在密度上无限小,可见的客观存在体积上有限,密度亦有限,主观意识则反之,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小。
世间万物其形态有二——有与无,但纯有和纯无并不存在,所以客观现实的唯有外有内无以及外无内有两种形式的存在。但是外有内无和外无内有亦非是绝对的,有非有——则外有内无,无非无则外无内有,非有非非有——则纯有,非无非非无——则纯无。外有内无(非有)为有的本质,外无内有(非无)为无的内涵,但是非有的本质却为纯有,非无的内涵却是纯无,这一点令人格外费解。
有和无是肯定的,非有即无,非无即有,并无有无之外的第三形态。有为可见的有,这是有的直观定义——我看到了,所以存在。但是所见非所是,看到的存在并不符合存在的理性,所以可见的存在本质为无——即外有内无。外有内无,与之相对的则是外无内有,有无对立统一,所以无纯无,无纯有——即外无内无以及外有内有皆不存在;内无即本质的无,若无本质的有作为外有的本体,则无外显的有,所以本质的有必然存在,同时本质的有必然不可见亦不可被感知,否则就是内外皆为有,与非有不合,如此可推论出,内在为有的外在必为虚无;作为感知的主体存在,唯一不可知觉的唯有自身的存在,所以外无内有的存在必是主观意识的存在。
主观意识为客观存在的本体,二者相互关联,亦会互相转化。纯有和纯无永恒不变,是因为内外合一,内有外无和内无外有皆非如此,但宇宙永恒存在。内外合一、完美无缺的存在永恒存在,而内外不同、非其所是或者说有缺的存在必然会自行消散。在逻辑上,这两种形式的存在不会永恒存在,但在现实中,这两种形式的存在虽然会改变自身的具体形态,但本质的形式却可一直保存,那么二者必是相互转化的;永恒的存在,要么是永远不变的,要么永劫轮回。
主观意识的存在以及客观物质的存在非是同一维度的存在,客观存在转化为主观意识,但主观意识又感知到客观存在,如果二者存在的时间相当,那么客观存在转化为主观意识的存在之时,就无客观的存在,更不能感知到其存在。若主观意识是一个点,那么客观存在则是一环,客观存在转变为主观意识之时,客观的存在并未彻底消散开来。当然,反过来,主观意识为环,客观存在为点亦可,但非我为无,自我为有,主观意识的存在看作一点更为恰当。
客观存在外有内无,主观意识的存在外无内有,在体积上前者有限,后者无限小,或者说后者相对于前者无限小,前者相对于后者无限大。自我、非我互为本体,主观意识的存在虽为实体,却是变化的,存在唯一,无限小的存在虽是变化的,但这变化太过细微,限制在无限小的范畴,所以客观存在相对而言则是不变的,这是存在在时间上的相对性。
综上所述,外有内无的存在无限大,非实,永恒不变,外无内有的存在无限小,实体,在变,二者互为本体,相互转化。这一理念虽然完整自洽,但依旧有破绽,其一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存在,而存在是实体的存在,所以实体是永恒不变的;其二现实可见的存在非是不变的。
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存在,这一点已有证明,无可置疑,但现实的存在是变化的,无论是可见的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意识的存在。当然,如果客观存在外有内无,主观意识的存在外无内有,那么二者皆非是完整的存在,所以是非存在,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存在,但非存在并不受此限制。外无内有的存在是实体,但存在最初始的定义是可见的存在,但可见的存在无内在的本质,所以是非存在,外无内有的存在虽有存在的本质,却无可见的外壳,失却其形,脱离了存在的初始概念,故而亦非存在。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存在,但现实中虽有存在的概念,却无存在的实际,所以现实显现的存在以及主观意识的存在非是纯粹不变的。
有非有,无非无,故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从这个方面来讲,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互为本体并互相转变的理念并无破绽。但是有既然非有,无亦非无,那么非有是否非非有,非无是否非非无?非有即无,非无即有,非有虽为无,却非纯无,既非纯无,则为纯有;非无虽为有,却非纯有,非纯有,则为纯无。非有外有内无,非无外无内有,非非有是为纯有——外有内有,非非无是为纯无——内无外无。有无,无有,有有,无无。有无对立统一,有非有,无非无,非有非纯有,非无非纯无,不纯是纯粹的对立,内有外无、内无外有皆是不纯粹的东西,不纯粹的东西既然存在,那么纯粹的东西亦是存在的。
永恒和刹那对立,变化与不变对立。永恒的不变,刹那的变化。纯粹的有不会转化为无,反之亦然,所以纯有、纯无是永恒不变的;反之,内有外无的非无,内无外有的非有却是变化的,这一点现实可以证明。
主观存在是点,客观存在是环。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互为本体,相互转化,如同太极。在空间上客观存在是有限的,主观意识的存在是无限小的,无限小的变化,对于有限而言却是不变,这是变与不变、永恒与刹那的对立。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相互转化,但是如果无限小的主观存在其变化限制在无限小的范畴之内,那么客观存在可以转化为主观存在,但主观存在无论如何也不能转化为客观存在,如此变化如同不变,至少在有限的范畴内观察,是不变的。但现实的存在是改变的,也就是变化并不局限在无限小的范畴。主观意识的存在在空间上虽是无限小的,但变化的速率却达到了有限的范畴,如此主观意识的存在方能转化为客观存在,同时也符合客观存在变化的现实。无限小的东西变化是有限的,那么在无限小的范畴内,这种变化即是无限,越细微的东西变化速率越快,这是规则。
变与不变相对,所以变化以不变观之。世间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变与不变也非绝对的对立,也就是说变化的不是绝对的变化,不变不是绝对的不变。一切变化无外乎聚散两者,内聚而外散,若以内者为不变,外者则往外扩散;反之外者为不变,内者则朝内聚缩。中定则内聚而外散,内定则外散,外定则内聚。主观存在转化为客观存在,无限小的存在转变为有限的存在,其变化必然是宏观的,也就是客观存在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发生源自主观存在的转化。变化以不变观之,客观存在是变化的,这种变化虽由自主观存在的转化,但是主观存在却是不变的。也就是说,主观存在的变化若局限在无限小的范畴,那么客观存在则是不变的,反之,变化若达到有限的范畴,那么客观存在是变化的,而主观存在是不变的。主观存在变化,客观存在不变,客观存在变化,主观存在不变。世间万物的结构就如同管环,管由无数的环构成,管两头相接,构成更大的环;然后无数的大环又连成新的管,如此无穷无尽。变化发生在有限的范畴,客观存在变化,主观存在不变,这一主观存在既是无限小又是无限大,作为变化的主体是无限小的,作为观察者又是无限大的。变化以不变观之,有限范畴的变化,在无限大的范畴内是不变的,而无限小的范畴,其本体是实在的,而变化的速率无穷,因为瞬息无穷的改变,所以是实体。
主观存在是可变的,客观存在亦是如此,变化与不变相对,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是世间唯二的存在,二者不可能同时变化,也不能同时不变。客观存在变化时,主观存在必是不变的,反之亦然。变化不会无缘由的发生,必有源头,或者说变化不是自我的变化,而是非我的变化,准确的说是非我转化为自我的那一个瞬间,自我发生了改变。主观存在转变为客观存在时,主观存在是为客观存在之本体,客观存在发生改变,主观存在不变;客观存在转变为主观存在时,客观存在是为主观存在之本体,主观存在变化,客观存在不变。作为源头的存在是不变的存在,并且取用不尽,而作为果的存在是变化的。但因和果既是绝对又不是绝对的,虽然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相互转化,但是客观存在转变为主观存在之时,作为源头的客观存在是不变的,同时主观存在此刻也不会转化为客观存在,因为客观存在是无尽的,此刻它是源头,只是奉献,而不汲取,同时无限小的东西也不会对有限范畴的存在有所补充,但如此循环链就断了,而非是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相互转化的状况,当然客观存在是绝对不变的亦可,但有无的对立统一性,决定了无绝对永恒的存在。客观存在不是绝对永恒的,它是有限亦是无限,但作为主观存在的源头,转变为主观存在时是不变的,而作为主观存在的转化物——作为果时又是变化的。但是不变的存在永恒不变,不能这一刻不变,下一刻又是变化的,这内中的逻辑冲突不可忽视。客观存在作为因时是不变的,而作为果又是变化的,它不能这一刻是因,下一刻为果,
所以它是因果同体的存在,变与不变同时集结在自己的体内,主观存在亦然。
当然这不是说存在既是变化又是不变的,变与不变是相对的,比如点绕环运动,环不动,点动,但如果将点看作不动,那么就是环在动,无限小的存在其变化速率上升到有限后,发生变化的是非自身存在的原因即是如此。当观察者静观客观存在变化时,直观感受到的是客观的存在,而自我的存在是通过反思得以知晓的。这时客观存在是变化的,而主观存在是不变的,在变的客观存在起始于主观的存在,是主观存在运动的结果,或者说是运动后留下的痕迹。变化的虽是主观的存在,但观察者亦是主观的存在,变以不变观之,作为观察者的主观存在是不变的。主观存在变化时,主观存在转变为客观存在,而主观存在不变时,客观存在转变为主观存在。变化时,虽是主观存在的变化,但在主观的观察者眼中,客观存在是变化的。作为观察者的主观存在是不变的,但是主观存在作为观察者时,客观存在转变为主观存在,客观存在亦是永恒不变的,那么变化的非主观亦非客观,只能是主观存在与客观存在相交的第三者。但另一方面,客观存在不变时,主观存在是变化的,而实际变化的是客观存在转变为主观存在时的中间物,这种存在始于客观存在,终于主观存在,如果将所见的一切纳入主观存在的范畴,那么这一中间物则是变化的主观存在。变化的客观存在起始于不变的主观存在无限的变化,如此,变化的主观存在亦然。
变与不变是相对的,不变的,主观客观皆不变,变化的两者皆变,只是以其中之一为静止而已。一种存在相对于另一存在而言,要么变化,要么不变,没有第三种情况。主观存在为点,客观存在为环,主观存在相对于客观存在变化之时,主观存在转化为客观存在,主观存在相对于自身,变化的速率是无尽的,同时主观存在亦是不变永恒的存在。主观存在相对于客观存在不变之时,客观存在转化为主观存在,同时客观存在是永恒不变的,但在无限小的范畴内,客观存在亦相对于主观存在而改变。相对性的变与不变,看似不同,实则相同。主观存在转变为客观存在的同时,客观存在亦转变为主观存在,但前者主观存在是变化的,后者却不变,看似矛盾,本质上并不矛盾。主观存在转变为客观存在,主观存在在变化,但在更高的维度,主观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客观存在转变为主观存在,客观存在不变,主观存在亦不变,但在更低的维度,客观存在是变化的,主观存在亦然。之所以会呈现这种既矛盾又不矛盾的情况是因为除去那在变的核心之外,其他的本是虚无,存在的现象以不显现的本质为身体,如果没有那本质,其他的不过虚无。
存在的核心在于那正在变化的当下,没有客观现实的存在,至少可见的非实在的,客观存在源自主观存在的感知,没有脱离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一切被感知到的都是过去的存在在于当下的显现,存在唯一,那么唯一实在的不是显象的存在,而是镜面的存在——即自我意识的存在。这种作为镜面主观的存在自然源自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亦然。现实的存在是变化的,现实存在的变化源于主观存在的改变,但主观存在亦是不变的,变化需以不变观之。主观存在变化时,不变的是客观存在,但不变的客观存在相对于变化的主观存在亦是变化的,主观存在如何在变化与不变的对立中得以统一呢?首先主观存在相对于客观存在是变化的,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存在是过去的存在,所以是不变的存在,过去不变,那么变化的就是现在的存在——即主观意识的存在,但在主观的感知中,变化的是客观存在,所以主观存在是不变的,客观存在是有限的,主观存在是无限小的,但不变的主观存在却是无限的,变化与不变唯有在有限和无限的对立中才能得以统一。主观存在是无限小的,亦是无限大的,作为无限小的存在相对于有限的存在是变化的,即主观存在相对于客观存在是变化的,所以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存在亦是变化的,主观存在是不变的,不变的主观存在所以是无限小的同时亦是无限大或者无限多的。有限的存在的改变局限在有限的范畴,相对于无限而言则是不变,所以作为无限的主观存在介于有限和无限之间。主观存在的变化成就了客观存在,这种变化的极限又返归于主观存在自身。空间有限的客观存在内无外有,空间无限小的主观存在,内有外无,而空间无限大的存在是虚无的主观存在,源于内无外有的客观存在的转化,密度无限大而体积无限小的存在是绝对的实有,亦是客观存在自身。纯有同于纯无,密度无限大而体积无限小的存在亦是体积无限大而密度无限小的存在,这是至大和至小的统一。
眼观万物,宇宙大,而自我小;心为镜,而万物为镜中之影,所以心至大,而万物小亦可;前者万物包容我心,后者为心容万物。作为主观存在的精神体,至大亦是至小,客观存在处于大小之间。主观存在转变为客观存在,主观存在是不变的,当然主观存在亦是变化的,但变化的主观存在已经是客观存在自身,不变的存在一旦变化即是非我。主观存在转变为客观存在的同时,客观存在亦转化为主观存在。转化的存在是变化的,作为源头的是不变的。变化无外乎聚散,至大同于至小,内聚同于外散。若主观存在是无限小的,客观存在是有限的,那么变化即是由内到外,由聚到散,无限大的存在是客观存在的极致或者转变为客观存在的源头。以无限小的存在作为不变的标准,那么有限的存在则是客观存在,亦是外散的,无限大的存在是客观存在的极致,亦是主观存在的源头,无限小的存在是主观存在自身。反之,若以无限的存在作为不变的标准,那么无限的存在是为客观存在自身,有限的存在是主观存在,亦是内缩的,无限小的存在是主观存在的极致,亦是客观存在的源头。至大同于至小,将无限小的主观的存在看作无限大,无限大当作无限小亦无差错。
主观存在转变为客观存在,前者外无内有,后者外有内无。外无内有的存在无限小,外有内无的存在则有限,那么无限大的存在是为有还是无。存在具备唯一性,无限小的存在若为有,那么无限大的存在则为虚无,反之亦然。无论是内有外无的存在还是内无外有的存在皆非完整的存在,二者的统一才为纯有,相对于无限大,有限和无限小皆为无限小,所以二者是可统一的。无限小的存在往外膨胀,化作有限的存在,之前,前者有,后者无,之后,前者无,后者有,即无限小的为无,无限大的为有。外无内有的存在在空间上是无限小的,在时间上是刹那的,质量上亦是无限小的;外有内无的存在空间上有限,时间上变化的速度亦是有限,质量有限;前者转变为后者,前者成虚无,空间上无限小,时间上永恒,质量为零,后者为纯有,空间上无限大,时间上亦是永恒,质量无限。纯有为实体,故而无限小,至大同于至小,空间上无限大质量上无限的存在亦是空间上无限小质量无限的存在。
万法唯识,三界唯心,所变由心所现。客观存在转变为主观存在的同时,主观存在亦转变为客观存在。心灵既可包容万物,亦可被万物包容,是无限大和无限小的统一,同时亦是刹那可变的。世间万物在空间上是有限的,这从观察中得来。主观精神若是无限小的,那么万物皆往外膨胀;若无限大,则一切往内收缩。存在不是虚无,所以是实在的,实在的东西即是无限小的,又是永恒不变的,这种存在是客观存在的极致,亦是主观存在的源头。世间万物由虚无中生来,主观意识是无限小的,万物朝外膨胀;但物质的极致亦是无限小的,所以万物朝内收缩。客观存在的极致是主观存在的源头,但是,前者存在时间无限,而后者刹那即会改变。永恒不变的存在至重,刹那变化的至轻,万物若是膨胀,其极致则是至大,若收缩,则至小。变化若从至小、至轻者起,成于至大、至轻,终于至大、至重;至大、至重者又为至小、至重,最后者至小、至轻。
大小同于空间,轻重则时间,轻者变化快,重则慢。有有、无无、有无、无有,至小、至重者因实为有——即有有,与其对立者,至大至轻为无无,至大至重者外有内无,为有无,至小至轻者外无内有,为无有。纯有为太阳,纯无为太阴,无有生无无,无有为少阴,有无为少阳。少阴生太阴,太阴生少阳,少阳生太阳,太阳升生少阴;无有生无无,无无生有无,有无生有有,阴阳互易,有无相生。
当然四象之说并不能完全的诠释宇宙万物的变化,有无对立统一,当有生成之时,无亦同时生成;另一方面,纯有与纯无皆是永恒不变的存在,变化的只是非有以及非无,或者说外有内无以及外无内有。当然纯有、纯无和非有、非无又非是无关联的,纯有处于外有内无之末,在其外无内有之先,有无生有有,有有生无有。有非有,虚无为真,无非无,纯有为真。永恒的存在皆在彼岸,现实的无论有无,皆非有非无,非有者外有内无,非无外无内有。非有起源于纯有,朝虚无转变,非无源自虚无,转变为有,如此有有化作有无,有无化为无无,无无生成无有,无有成为有有。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那么什么是对,又什么是错呢?存在起始于纯有还是虚无,非有外有内无——表现为有,本质为无,非无外无内有——本质为有,表现为无。非无即有,非有即无,所以纯无、纯有亦是现实的。非有、相互转化,有无对立同在,永恒不变。纯粹的有无不会相互转变,非有要么从纯无中来,要么从纯有中来,非无亦是如此。非有、非无虽然相互转化——即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相互转化,但是两者之间必有中间的过渡存在——即有和无,有和无都是永恒不变的,非有非无都是变化的,但变化需有不变的根基,所以非有需从无或者有中来,非无亦是如此。
所是非所见,这是可以肯定的。存在即被感知,感知到的存在首先需要源头——一种非其所是的本源,然后要感知者——即主观意识的存在。主观意识感受到的永远是现象,而非存在的本质,即物自体不可被感知,若将存在分为主观和客观,那么感知到的存在是主观到客观的过渡产物。存在是变化的,所以主观意识的存在是不变的,不变的存在为纯有,。变化具有同一性,若主观意识的存在是无限小的,那么客观存在的本源则是无限大的,反之亦然。存在具备唯一性,所以主观意识的存在必由客观存在转变而来,但主观意识存在的同时又能感受到客观存在,所以客观存在只是将自身的一部分转变为主观存在。存在具有唯一性,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同时存在,那么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必然共用同一核心,这一核心不是主观存在即是客观存在。这里存在的核心为主观存在,如此客观存在除去主观存在的部分外都为虚无。存在唯一且又唯二,主观意识感受客观存在之时,并无客观存在的物自体存在,或者说客观存在的本源已经化作显象的存在。另一方面,物自体即是主观存在自身,但那是过去的主观存在。变化以不变观之,客观存在是变化的,主观存在是不变的,但现在变成过去,不变的主观存在亦是变化的。外无内有的主观存在,转变为外有内无的客观存在,然后客观存在又回归实在的主观存在。有和无对立统一,有存在时,无亦是存在的。外有内无对应外无内有,二者合则为纯有纯无。客观的非有和主观的非无都是变化的,处在同一维度,所以不能相互转化,非有源于纯有或者纯无,非无亦是如此。有存在时,无亦是存在的,非有、非无或者说外有内无的存在以及外无内有的存在亦是同时分化出来的。非有源自纯无亦源于纯有,非无亦是如此。从时间的角度,外无内有的存在源自永恒的实有,而有非有,所以外有内无的存在源自实有,但二者实质上并无区别。太阳生少阴,亦生少阳,太阴亦是如此。有有生无有,无有生无无,无无生有无;与此同时,有有亦生有无,有无亦生无无,无无亦生无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