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无名氏
关于节俭用度的警句名言,相信大家都听过不少。很多家庭从小教育子女节俭的意义。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讲,这种崇尚节俭的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稳定的作用。而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节俭抑制了消费,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等诸多再生产环节的循环。
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当时就提出“鼓励消费、扩大内需”。他认为,只有富有的人拼命花钱,那些穷人才有工作,才有人给他发工资。如果哪天发生大饥荒,君主除了开仓赈饥,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宫殿,修宫殿以后会用很多工,就很多人容易吃饭。
20世纪30年代,西方的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瞧,这位老外也提出消费刺激生产,促进国家繁荣的理论。
节俭?消费?傻傻分不清楚。
01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母亲总教导,勤俭持家,凡事力求节俭。现今条件好了,她仍保持艰苦朴素。
购买瓜果,量大价优,一次性扛了一大袋回家;
手机用了两年,虽然出现卡顿,但功能完好,舍不得换;
公交出行,除了儿媳妇生孩子这类紧急情况,平日绝舍不得打车;
搬新家,啥都舍不得,家里新的旧的,有用没用的,宁可占地也不能丢;
……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追求极致节俭。
对吗?
对。
也不对。
物质匮乏,经济发展缓慢的年代,大家都没有太多赚钱机会,家家缺粮少食,节俭固然没问题;而今经济飞速发展,仍用旧思维就不合适了。
你能省下的钱是有限的,你能赚到的钱是没有上限的。
为图便宜,瓜果买多了,吃到坏了扔掉,相当于提高了购买瓜果的单价;
将就使用缓慢难用的手机,看似省钱,却持续消耗你等待的时间;
舍不得打车,省下钱,却耗费更多时间;
废旧物堆积,既占用空间,又得花时间整理。
考虑到了金钱,却疏忽了“时间”,似乎时间是可以不计入成本的。
02
二宝喜欢吃鱼。有天早晨,为了剔鱼骨头,我不知不觉竟花了将近一个小时!
大功告成的那一霎那,满满成就感。
但是转念一想,觉得哪里不对劲。
按普通人月薪5000元计算,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22天,时薪大约为28.4元。也就是说,在剔骨头这件事中,我的人工成本是28.4元。
如果今天吃的是海鱼,骨头较粗大,可能10分钟就能剔除全部骨头,人工成本是4.8元。
可能由于海鱼的营养价值比淡水鱼更高,海鱼比淡水鱼贵。
同样重约300g,如果海鱼的价格高出不超过23.6元(28.4-4.8)。自然是买海鱼合算。
我们消费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时间。
03
不少人对价格十分敏感,为了购买到更便宜的商品,愿意在淘宝花半小时甚至更多。不经意间却忽略了时间成本。
也有人只在某品牌专卖店直接选购衣服——赋予信任,节约选择所耗费的时间成本。
但有些事,我们不得不消费时间或者金钱,如何选择?(比如做家庭卫生)
当你没钱时,毫无疑问,你没得选,只能花费时间。刚工作,没有任何积蓄,先养活自己吧。
当年轻的你养活了自己并有些结余,请不要储蓄!你没有听错,不要储蓄!
把闲余的钱通通换成时间和学识。这个阶段你没有多少本金,存不下多少钱,也没有什么投资经验。
正确的做法是:集中精力学习,为大脑充电。如果兼职,也要选择有益成长的岗位。可以少赚钱,但一定要对成长有帮助。一切着眼于未来的你。例如前台客服等低技术含量的岗位,最多体验体验,学完赶紧走,别为这点钱耽误宝贵时间。
磨刀不误砍柴工。年轻时付出再多时间和金钱学习,都是值得的。
个人成长有价值(提高你的“单价”),将来会有十倍、百倍甚至更多的回报,这就是成长的复利。
当你拥有更充裕资本,能花钱的地方,就别花时间。而选择将时间花在你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比如:健身、赚更多钱、陪伴家人、帮助成就他人、实现人生梦想。
我们渴望财富自由,然而,财富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家庭、健康、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