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疫情后陆续读了50书,可是生活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很是让人郁闷。直到春节后突然发现思考问题的角度变得更深刻,心态也平静不少。
某一天重新翻看去年读的书,才发现以前只是任务式的阅读,读完后只有个大概的感觉,读后也没有复盘,并结合生活案例反思过往的错误,感觉只是读了个寂寞。
结合去年的读书经验,今年重新调整读书方法,对于经典好书,专业类的书籍不能只读一遍,需要反复读,直到提炼出核心观点,半个月左右定期复习。
按照新的阅读方法自身践行半个月,虽然阅读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但精读的效果还是比泛读的效果更好,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经验,每个人的基础情况不一样,验证过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
经过践行精读这件事,同时也有另外两点收获。
01 学会聚焦,少就多
以往常出现跳读的情况,比如历史类读半小时后感觉乏了,接下来就读20分钟写作类,专业类书籍感觉困了,然后就去读理财类书籍,书是多了不少,时间也花了不少,放下书后都还给作者了。
聚焦就是如果想要提高写作,那么接下来几个月时间就读写作类的书籍,精典的几本书一定要读懂读透,并学会运用。
等到写作水平提升后,接下来就读其他类的书籍,但也是只读某一领域的经典书籍直到读完,接下来又读其他领域的。世界上的好东西特别多,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下子学完所有的知识。懂得舍取,学会善用聚焦策略。
02 用蛮力打通堵塞
人要成长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认识到这一点,有些事既然要做,不如主动去突破,但主动之外需要坚持,需要魄力去打通关节。
就像读写作书,真的很难读,读起来特别痛苦,可痛苦就可以不读吗?如果选择精进,那么就一鼓作气坚持到底,既然没得选择,就勇敢去突破,痛苦意味着成长。
经历过,打通过关节,以后遇到再难读的书,我们都能坚持读完,那时你会收到一个全新的自我。
人生其实很奇妙,你越害怕困难,越想退缩;越勇敢面对,困难反而迎面就能解决。困难并不可怕,怕得是过早的放弃。
难只是一时的,战胜困难后人人都是英雄,要相信,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