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既往不咎

作者: 舍念清净 | 来源:发表于2023-08-27 12:08 被阅读0次

咎,音jiu4,去声。咎字左上角的“卜”最早写作“人”,因而跟处字并无关系。《说文解字》:“咎,灾也。从人从各。各者,相违也。”这里的“各”,表示相违背,违背人的心愿。所以咎字的本义是灾祸,灾殃。

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咎有应得、咎由自取,其中的咎,都可以理解为灾祸、灾殃,都是其本义。 

灾祸可以由天而生,也可以由人的过失所致,所以咎就被引申为人的过失,人的罪过。现在还常常所说的词语“引咎辞职”中的咎就是人的过失。

在古人那里,上天所引起灾和殃,是上天的惩罚。如果是人的过失,对引起过失的人也应当给予惩罚。于是,咎也就引申为得到的惩罚、处分、怪罪、责备等义。

成语“既往不咎”中的咎,就是这个引申义。其本义是事情已经过去,不必去谴责其过失。出自《论语》:宰我在回答鲁哀公提问时说,周人用栗木做土地神的牌位,使老百姓因害怕而战栗。孔子听说后对宰我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事情过去了,不必再谴责了。周毕竟是天子之国,孔子认为在下位的老百姓不应当议论其过失。

现在这个成语多用于对有罪过之人改邪归正的劝告,告诉他们如果改邪归正,立功赎罪,则可以“既往不咎”,即免除其因过去罪过而得到的责罚。

无咎,可以是没有灾祸,平平安安。如《易传·系辞传》:“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春秋战国时代,老百姓苦极了,随时会有灾祸,所以无咎最为重要。《周易》中多地方都说无咎,就是告诉人们如何才能没有过失,如何才能平平安安。

无咎,也可以是没有被责备、被谴责。如成语“无咎无誉”,就是没有人说他坏,也没有人说他好,表示其表现平常,不好不坏,中不溜儿。

与咎字读音相似,容易用混的一个字是究。

究,音jiu1,阴平声。本义是穷、极、尽。 现在有常用词,究竟。竟也是穷、尽的意思,究和竟组成的词,究竟,也就是到底的意思。

穷、尽是究的本义,由此可引申出调查、追查、追究、研究等意思。追查的结果可能会有错误的一方。这样,究与咎组成的词语有的意思就会相近,而且两个字读音又近似。

例如归究和归咎就容易混淆。

归究,就是追究。张居正 《与李太仆渐庵论治体》:“近年以来,习尚靡,至使是非毁誉,纷纷无所归究。”这里可以追究出来的结果有“是非毁誉”,有好有坏,要把好坏分清楚。

相关文章

  • 我不怪你

    既往不咎

  • 10.16

    对于过去人是否有一种既往不咎的豁达心态,这里的既往不咎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 过去,我们既往不咎

    挥然 淡忘 过去,我们既往不咎

  • 既往不咎…你能做到吗?

    既往不咎不是认怂,也不是老好人,更不是示弱,而是真正的看破放下轻安自在。 既往不咎这个词说起来真的...

  • 2018-10-15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2017-12-26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樵夫读忆录 NO.63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是原谅别人的好方式,也是放过自己的好妙招。 本来就是嘛,过去的,干嘛非...

  • 既往不咎

    无论是昨天的,还是去年的,还是十年前的,还是刚才的,既往不咎。就事论事。谨言慎行,沉默是金。不说侮辱轻视嘲笑的话,...

  • 既往不咎

    江夏那天帮室友去楼下取快递,不料被一个老学姐看见。学姐会注意到江夏当然是因为他本身就一米八几的身高加上俊朗的脸了。...

  • 既往不咎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咎,既往不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im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