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环相扣的课程模块面前,我一步一步深入的了解到了从个人定位到个人品牌的建立到产品输出的过程。在这个模块我们学习的是传播,作为一个文案写手,我深知蹭热点的效应。当一个事情它的关注度非常高,受众非常广的时候,就是传播的大好机会。
说到传播,就想说流行。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家的追星品位也在悄然发生了变化。宋丹丹在小品中说“我十分想见赵忠祥”,模仿古惑仔和四大天王的时代已经过去,鹿晗之后现在也有众多粉丝经常因为蔡徐坤而掀起骂战。
我有时都会产生一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的感慨。那些明星他们是怎么流行的呢?在赵忠祥时代,我们对明星的认识都是在那仅有的几个电视节目中。之后我们从出租光碟那里认识了古惑仔,现在,各种综艺和网络都在铺天盖地地宣传小鲜肉。毫无疑问,传播的渠道已经发生了变化。
说到传播渠道我又想到了《抢占心智》这本书,不管是斥巨资购买时代广场的大型电子屏幕还是另辟蹊径从电梯间滚动电子屏入手,这都是一种传播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受众,取得一定的效果。
如何让你的传播更有效率和效果?
《疯传》和猫叔的课给了我们答案。
在这里我想拿“网红”现象来就这些问题展开描述。说到网红,大家会想到什么?整容?虚荣?来钱快?负面影响?
其实网红也是分门别派的,像之前有一个专访是针对“过气”网红。很多人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平淡度日,很多人坚持艰难地走在继续发掘自己的路上。有些人终究只是昙花一现,短暂地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以及跟风,有些人却能够将自己继续做大做强。
网上关于Papi酱的讨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一点小事情都会拿出来翻翻旧账。但其实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女性,虽然一开始走的是搞怪路线,但是她有着非常端正的三观,并在她的视频中表现出来。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很多人,这难道不是她的价值吗?Papi酱做客奇葩说的时候,她低调谦逊的态度和逻辑清晰的表达,又为她圈粉无数。
这样的网红,越多越好。
很多人会拿一夜爆红又销声匿迹的温婉举例子,更声称就是因为监管不力引导不当,影响到很多小朋友的理想都成了“当网红”。想想我们那时候的理想都是当老师和科学家,现在孩子的确让人刮目相看,我想说,如果是一个有价值的网红,又何尝不可呢?
网红只不过是借助了网络的传播方式,不管是社交货币还是诱因,是共鸣的情绪还是社会群体的模仿的公共性,是实用性还是背后的故事性,一切都有传播的规律和实质可循。
有人带货,是让大家拥有更多的选择,有人美妆,是为了带给大家美感并教授化妆手法,有人唱歌,是给大家听觉享受,有人恶搞,是为了博人一笑,我们看到更多更持久的网红,是为了教给大家更多常识和方法。这是他们的价值和实用性所在。
况且,你觉得那样随便化个妆拍个视频就够了么?一个优秀的网红,背后都有着无数的付出和资源。别以为网红那么好当。
认识了一个叫莎莎的女生,她自称在《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呆过,她当时的任务就是去帮学员打磨自己的故事。还记得自己在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的时候会被那些学员的故事感动到,后面时间长了就慢慢的产生一种疲劳感,觉得大家的模式和框架都差不多。通过和莎莎交流,我就知道一个故事是多么重要。
当在行动营要做分享的时候,我主动的讲了自己曾经在传销组织卧底并救出朋友的故事,讲完故事我收到了很多老铁的链接,他们都纷纷表示对我有了新的认识,并被我的故事所深深打动,从此我勇敢细心重感情的形象深入人心。现在在别的社群遇见以前行动营没有讲过话的老铁,他都会表示记得我的故事。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这就是传播的力量。
下一步我要做的就是认真梳理自己,思考身边有哪些需求点以及自己能够提供怎样的价值和用处。每一本书,都值得反复阅读。每一堂课,都值得反复聆听。每一个知识点,都值得我们记下来并切切实实去做到并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