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的时间,我仿佛被《朗读者》钉在了椅子上,我一个几乎不闲着的人居然没有动,从早晨的七点钟,到下午的四点钟,整整九个小时,我读完了这三本书。
《朗读者》中那些被朗读的文本有的是经典之作,经由了别人的朗读听之在耳,再加上自己的细细品味,你真的会由衷地感叹: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们可以经受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丝毫不减其现实意义与时代感。
这里仅列举两个片段:
苏联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的思想:“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不仅著名作家梁晓声曾经抄录过这段话,我也抄录过这段话,我觉得很多人都曾经抄录过这段话,这段话今天也在告诉我们应该赶紧地、充分地生活。
刘瑜在文章《愿你慢慢长大》中这样写道:小布谷,等你长大,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如果你想从政,只要出于恰当的理由,妈妈一定支持,但如果你只想做个动物园饲养员,那也挺好。我所希望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你能幸运地找到自己的梦想——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感,又恰好拥有与这个梦想相匹配的能力——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与其梦想成比例的能力。是的,我祈祷你能“成功”,但我所理解的成功,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敬畏与热情——在妈妈看来,一个每天早上起床都觉得上班是个负担的律师,并不比一个骄傲地对顾客说“看,这个发型剪得漂亮吧”的理发师更加成功。
一位75年出生的博士,在这段话中渗透出的教育理念,其实也契合了很多大教育家的理念,也在一瞬间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愿意摘抄下来与大家共勉。能这样想很棒,真的能够这样做就更加棒!
《朗读者》中被朗读的文本,有的就是朗读者本人所写,写的就是朗读者本人真实的生活,读来就更加让人亲近。
倪萍的《姥姥语录》让我几度落泪,我甚至在黑夜睡不着觉的时候,仿佛看到她拿着烟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烟灭了再点上,点上再灭了,不大的工夫,家里就像着了火一样,烟雾弥漫。我看到那个烟雾弥漫中被孩子的病情折磨着的妈妈,我也仿佛听到了姥姥那句话:“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我甚至也在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朗读者》中那些被访谈的对象都来自社会各界,通过对话让我看到了各阶层人的生活,从某种角度讲,那些朗读者们,每个人又都是一本值得我们读的书。
在麦加的对话中,我能感受到一个经历了儿子青春期逆反的父亲的痛苦“初二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他关上房门,而且你无法想象,这一关,三年,上千个日子,除了吃饭,上洗手间,其他时间一直关着,你不知道他在里面干什么。......语言冲突只要交流就会发生。”
我也看到了父亲的反思:“孩子有这样的青春,我觉得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青春犯的罪,但从根本上来说,是我犯的罪,是我基因有问题,他遗传了我的不良基因。我从十四岁八个月的那一天起,有十七年的时间没喊我父亲。我上军校的目的就是要离开他,离开父亲,我不想看到他。”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真的很震惊。现在很多父母都在抱怨青春期逆反的孩子,可是有哪个父母想到是自己的错呢?
几个例子,简直就是凤毛麟角,相比于七十位朗读者的访谈、九十四篇文本、一百五十四张照片,我实在不能以少数的文字来囊括这么丰富的内容,精彩在书中,等你来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