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作者: 爱思考的糖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22:22 被阅读1次
pexels-photo-268533.jpeg

如果你是苹果树,会作何选择

2e0a62f5-4986-42f3-9c6f-46c03ac464e9.jpg

上面的故事来自武志红老师的文章《2005年的七个心理寓言》,是一个关于工作动力、个人成长的话题,特别吸引眼球。

不知道你看了之后,会不会对号入座,在工作中努力长出更多的苹果,还是为了平衡心里而选择一次次减少产出。

故事带着很强的正能量,能够进入一种向上的境界,但是,每个人都有着现实处境,能把自己工作顺利完成可能就已经不错了,想着做出更多成果,是一种奢望。

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回归到现实当中,没有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这就是一碗鸡汤,喝完的第一天是心情大好,心潮澎湃要上进、要有成果,但99%的人睡了一觉就会忘记这个故事。

所以,真正能够记住故事并激励自己成长的人一定是少数人,如何才能成为那“少数人”,第一至少要认可故事蕴含的意义;第二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创造力,找到工作和成长结合的中间道路;第三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不断进步。

用报酬来算计你的付出,将让你碌碌无为

我观察身边的一些朋友和同事,发现工作三五年之后,大家普遍都会遇到厌倦、懈怠的瓶颈,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天生我材必有用,带着豪情壮志想做出一些成绩,但是逐渐发现工作很努力结果却不如人意,或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拿到很少的收益,于是自然而然地将投入工作的时间、精力和每个月到手的金钱回报匹配起来,反正干得卖力拿到的也不过这么点钱,还不如少干一点,捞的轻松,明白人一算账,每小时的收入反而高了,真是暗自窃喜。

只要工作内容不是与销售业绩直接挂钩的工作,几乎绝大多数的“打工者”都会自觉、不自觉把时间投入和收入所得用“=”连起来。

然而,将目光从打工者转变成老板的角度,如果你作为老板看到很多员工都是“斤斤计较”、各自打着小算盘,对这样的员工肯定会有想法,而相反,对于勤恳踏实、不断出成绩的员工,则会赞赏有加。两相比较,未来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员工作为你公司的中流砥柱,结果就一目了然了。

我身边就发生过类似的故事,我来现在公司3年的时候,岗位调动去了一个新的部门负责保险产品管理,负责带我的是一位姓郑的老师,他就是那种勤劳肯干、又能做出优秀成绩的典范,只要相关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公司领导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领导离开谁都没问题,但就是离不开他。所以,他很快晋升为了部门总经理助理。

把工作投入去匹配收入的另一个弊端,由于收入的增长不一定与提供劳动的价值相一致,结果是随着能力的快速提升而收入没有相应的提高,从而会产生吃亏的感觉,无法忍受吃亏,要么跳槽去价值与收入匹配的工作,要么减少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会有一个负效应,个人能力也将被限制在舒适区无法成长。

这么来看,因为公司没有及时发觉员工的个人能力提高并给予相应的待遇,而导致了员工不愿意付出更多,也得不到快速的进步和成长,其实最后吃亏最大的人还是员工自己。得到的舒服的工作状态,失去的确实长期的各种能力,包括主动应对挑战的勇气、管理团队的能力、了解客户需求的洞察力、把握市场最新动态的敏感度等等。

白打工的学徒,抢要去

以前,我听家里的一位做木匠的大伯讲他做学徒的辛酸苦楚,现在还记忆犹新。大伯说他十五岁就跟着老师傅去附近村庄给别人打木器,脚盆、浴桶、八仙桌、长板凳,老式家具样样都学。做学徒是没有工资的,不仅给师傅白打工,还要给师傅洗衣服做饭,甚至还帮忙给师傅带孩子,因为学徒做的好,大伯后来成了这位师傅的半个儿子,两家人关系一直很好。当时,听得我都乐了,这哪是当学徒啊,分明是当保姆而不给工钱,简直是黄世仁。

不过,学成之后,大伯就靠着自己的手艺做出了许多精致的木器,最被乡里称道的是雕了花鸟的实木大床,现在二十年过去了,这种床还有人家在睡。大伯也凭借自己的本事养活了一家人,条件一直不错。

pexels-photo-64609.jpeg

工作和成长的并联

我寻思着,以前条件这么差,家里都愿意送劳动力(15岁已经算是半个劳力了)去当学徒,三年不给家里添一分钱。现代倒好,学校一毕业,进了不错的单位,有师傅带着,教你各种技能,可为何就不肯全心全意的学,把本事全学到手呢?

据我观察,很多公司都是缺少有能力或者能够快速学到那些能力然后把问题解决的人,随着分工的不断细化,某项特定的技能很容易学会,也正因为分工的过于细化,把很多人都变成了“机器人”,三个月就能学会的岗位,如果你要待上一辈子,那这辈子基本上是一眼看到头了。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很早就有人给出了,他说

把工作和个人成长并联起来
工作和生活也应该并联起来

串联和并联,是物理中很基础的两个概念,但这对概念可以用到很多地方,比如把烧饭和洗菜、炒菜并联起来,缩短了整个做饭的时间;边做运动,边听音乐。

工作同样能和成长并联起来,而且很简单,只要改变一个观念,工作不仅是做给老板,换取收入;更是了自己在打工。

当你想到现在做的事情,是在为自己的将来,你一定不会随便对待,每做一个项目、任务,会再想想怎么做才能更好一点,节省更多时间,让客户更加满意。

最近,可能是受我影响,我老婆在工作积极性有了不小提升,她的工作性质相对单一,有点机械操作,5、6年来工作性质又没有任何变化,所以她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担忧。她们部门来了新人,领导让她带徒弟,趁着这次机会,她开始做了一份不错的教程,然后想做成PPT。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在工作和成长并联。

今日收获

1.工作时间久了,人容易“滑头”、“老油条”,看似你变厉害了,实则步入深渊而不自知;
2.当个白打工的学徒挺好,能学到本事,学到人情世故,还能多一家亲人;
3.心态变了,世界跟你变,试着多想一层,工作和成长并联,你的眼中都是活,都是学习的机会。

文章已于2019-02-21修改

[图片上传失败...(image-c00ba-1550758808707)]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相关文章

  •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我小时候很讨巧,就是那种见了长辈嘴巴很甜,样子很乖的孩子。 上初中时,读的杂书多,喜欢书里那些爱憎分明的人物。我也...

  •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

  •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颗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他结了十个苹果,被拿走了九个。苹果树愤愤不平。 第二年,苹果树自断经脉,结了五个...

  •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如果你是苹果树,会作何选择 上面的故事来自武志红老师的文章《2005年的七个心理寓言》,是一个关于工作动力、个人成...

  •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他捡了十个苹果,九个被拿走,自己得到一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

  •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刚刚在看书时,看到这个寓言故事: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特别的感同身受! 回顾自己的一些经历,自己正如这棵...

  • 2018-07-09

    《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 读《你就是答案: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后感杂谈(2)

    Part 2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书上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成为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不因为太计较得到多少果子而...

  • 082/ 那年今天(2013-06-28)

    做一颗成长的苹果树 一颗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十个苹果,九个被拿走,自己得到一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

  • 七个心理学小故事、启迪人生智慧

    (一)【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jj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