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李嗣真《书后品》2

唐.李嗣真《书后品》2

作者: 程三板2 | 来源:发表于2020-05-25 06:54 被阅读0次

李斯小篆之精,古今妙绝。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 

张芝(章草)。  钟繇(正书。)  王羲之(三体及飞白。) 

王献之(草、行书,半草行书。) 

右四贤之迹,扬庭效伎,策勋底绩。神合契匠。冥运天矩,皆可称旷代绝作也。而钟、张筋骨有余,肤肉未赡,逸少加减太过,朱粉无设,同夫披云睹日,芙蓉出水,求其盛美,难以备诸。然伯英章草似春虹饮涧,落霞浮浦;又似沃雾沾濡,繁霜摇落。元常正隶如郊庙既陈,俎豆斯在;又比寒涧豁,秋山磋峨。右军正体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岩廊宏敞,簪裾肃穆。其声鸣也,则铿锵金石;其芬郁也,则氤氲兰麝,其难征也,则缥缈而已仙;其可觌也,则昭彰而在目。可谓书之圣也。若草、行杂体,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瑾瑜烂而五色,黼绣摛其七采,故使离朱丧明,子斯失听,可谓草之圣也。其飞白也,犹夫雾繫卷舒,烟空照灼,长剑耿介而倚天,劲矢超腾而无地,可谓飞白之仙也。又如松岩点黛,蓊郁而起朝云;飞泉漱玉,洒散而成暮雨。既离方以遁圆,亦非丝而异帛,趣长笔短,差难缕陈。子敬草书逸气过父,如丹穴风舞,清泉龙跃,倏忽变化,莫知所自'或蹴海移山,翻涛簸岳。故谢安石谓公当胜右军,诚有害名教,亦非徒语耳。而正书、行书如田野学士越参朝列,非不稽古宪章,乃时有失体处。旧说称其转研去鉴,疏矣。然数公皆有神助,若喻之制作,其犹《雅》、《颂》之流乎。 

评曰:元常每点多异,羲之万字不同、后之学者恐徒伤筋膂耳。然右军肇变古质,理不应减钟,故云:“或谓过之。”庾翼每不服逸少,曾得伯英十纸,丧乱遗失,常恨妙迹永绝。及后见逸少与亮书,乃曰:“今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方乃大服羲之。又曾书壁而去,子敬密拭之,而更别题。右军还观之曰:“吾去时真大醉。”子敬乃心服之矣。然 右军终无败累,子敬往往失落,及其不失,则神妙无方,可谓草圣也。 

赞曰:仓颉造书、鬼哭天廪,史籀堙灭,陈仓籍甚。秦相刻铭'烂若舒锦,钟、张、羲、献,超然逸品。 

相关文章

  • 唐.李嗣真《书后品》2

    李斯小篆之精,古今妙绝。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 张芝(章草)...

  • 唐.李嗣真《书后品》

    李嗣真(?~696年),字承胄,邢州柏人(今河北省隆尧县)人。唐朝时期大臣、音乐家、书画家。对诗词、书画理论造诣颇...

  • 唐.李嗣真《书后品》3

    上上品二人。 程邈(隶) 崔瑗(小篆) 右程君首创隶则,规范焕于丹青,崔氏爰效李斯,点画皆如镌石。传之后裔,阙功亦...

  • 唐.李嗣真《书后品》8

    下上品十三人 陆机 袁崧 李夫人 谢眺 庾肩吾 萧纶 王褒 斛斯彦明 钱毅 房彦谦 殷令名 张大隐 蔺静文 右...

  • 唐.李嗣真《书后品》6

    中中品十二人 谢安 康昕 桓玄 丘道護 许静 萧子云 陶弘景 释智永 刘珉 房玄龄 陆柬之 王知敬 右谢公纵任自在...

  • 唐.李嗣真《书后品》1

    昔仓颉造书,天雨粟,鬼夜哭,亦有感矣。盖德成而上,谓仁、义、礼、智、信也,艺成而下,谓礼、乐、射、御、书、数也。吾...

  • 唐.李嗣真《书后品》5

    中上品七人。 张昶 卫恒 杜预 张翼 郗嘉宾 阮研 汉王元昌 右文舒《西岳碑》但觉妍冶,殊无骨气,庾公置之七品...

  • 唐.李嗣真《书后品》7

    中下品七人 孙皓 张超 谢道蕴 宗 炳 宋文帝 齐高帝 谢灵云 右,孙皓,吴人酣畅,骄其家室,虽欲矜豪,亦复平矣。...

  • 唐.李嗣真《书后品》9

    下下品七人。 刘穆之 褚 渊 梁武帝 梁元帝 陈文帝 沈君理 张正见 右数君亦称笔札,多类效颦,犹枯林之春秀一枝...

  • 唐.李嗣真《书后品》4

    右,逸少谓领军“弟书不减吾”,吾观可者有数十纸,信佳作矣,体裁用笔似逸少,虚薄不沦。右军藻鉴,岂当虚发!盖欲假其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李嗣真《书后品》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lc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