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前两周写的那篇《为了什么而坚持跑步?》,原本是为了向内探寻自己坚持跑步的动力源,虽然最后写道:跑步亦如人生,探寻意义也不能幸免,被问起时给出的答案未必合时宜,但对我而言可能是为了追求达到PB的喜悦,或借着跑马去特种兵式旅游……,跑步就是跑步,其实也未必需要意义。现在看自己写的最后一句话,貌似很难平复自己最近的心绪,还是在探寻意义感。
精神内耗
上周末可谓是上半年马拉松嘉年华,可惜运气不佳,热门比赛一签未中,同时也错过来其他比赛的报名,最终沦落到暂时没有全马可跑。 按照年初的计划,上半年要跑一场全马,检验一下自己冬训的成果,从而为夏训调整提供方向,当然也想过上半年就实现自己全马破四的目标,毕竟金鸡湖马拉松PB后,运动手表预测全马成绩已经到了340以内。
随着气温的上升,三四月的比赛报名基本进入尾声,每天关注着马拉松报名网上的动态,看着可以报的比赛越来越少,加上要匹配合适的时间、交通、费用支持,自己便陷入了无尽的纠结。跑步原本可以耗散熵增,让人恢复平静的心境,而纠结马拉松报名却成了当前的心结,持续着让自我精神内耗。
目标的意义
让我陷入内耗怪圈的并不是跑步本身,而是选择与平衡,选择是因为自己加了太多的限制性条件,从而提升了做决策的难度,最终追求的平衡状态就是陷入循环没有结果。直到看到一个跑友公众号上发的一篇题为《无锡马拉松之后,我想要什么?》的文章,写了他为了无锡马拉松破三经过了好几个月认真准备,但想到自己如果能够实现“破三”之后,自己要什么。答案并不清晰,追求更快的目标,还是急流勇退不跑马了?最终跑友的答案是跑步会继续,但会放下对成绩突破的执念,享受自己心仪的马拉松赛事,或者跑一些越野。
虽然文章不长,但却与自己的心境有很强的共鸣,当然破四和破三的差距还是很大的,破三是晋级精英选手的门槛,人家追求的是超出一般人的极限水平。相同之处可能都是源于对设定目标的执着,目标实现,或者如我目标失去抓手,就像黑夜中行驶在大海中的船只,不知下一步何去何从。
自我和解
精神内耗的根源在于对目标的掌控,既定目标的延展性。年初给自己定了年度跑量和跑马成绩突破的目标,目的是为了牵引自己不停奔跑,将跑步的习惯保持住。但有时还是要放下没有必要的执念,回到跑步本身,有合适的比赛检验自己的训练结果为改进提升提供指引当然是最理想的,没有测验,就继续积蓄力量,为下半年一次性达成目标做更充分的准备。消除自己的精神内耗,就是跟自己和解。
《跑步丨自我疗愈》
Wednesday 27/03/2024
简 书 2024/0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