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力量
一、这两块招牌一样吗?
1.卖鸡蛋的菜摊招牌上写:“五个鸡蛋十块钱”和“十块钱五个鸡蛋”。你觉得哪个好,你更愿意掏钱?
问题:有区别吗?看起来一模一样啊,实际上有区别。哪个更好啊?五个鸡蛋十块钱更好。
结论:五个鸡蛋十块钱更好。
仅仅是说法不同么?不是的,是想法不同。
再举个例子:有人问神父,我祈祷的时候能抽烟吗?神父说,不行。那反过来问,我抽烟的时候能祈祷吗?神父说,当然可以啊。
结论:当我们把对方期待的事情先说的时候,对方的态度就能发生奇妙的翻转。现在再来看那个卖鸡蛋的招牌,也是一样啊。五个鸡蛋十块钱,这是把顾客能得到的东西先说,把顾客要付出的代价后说,人们就更愿意接受。
二、沟通的无限游戏
比如行长走到饮水机面前,一看没水了,就嘟囔一句:“没水了。”
几种处理方式:
一是听见了跟没听见一样,这种人咱就说他了。
二是想给留下好印象的人,他会积极一点,说:“啊,领导我去找一桶新水给换上。”
三更好的沟通方式呢?他会说:“ 领导把杯子给我吧,隔壁茶水间有水,我去打满,回头我再来把这儿的新桶给换上。”
你看,这是先用权宜之计解决紧迫问题,然后再主动担当解决长远问题。这么做事的人,当然更有章法。
请注意:这不是拍马屁啊,领导不会因为你为他打了一次水就对你有好印象,而是会因为你做事有章法,对你有好印象。不要小看这种好印象,它会在长期给你加分。
我在这里面看到的其实是做事的方法,怎样想出更有利的方法,怎样让领导工作更轻松,他就更愿意使用你,你就更有机会,无论面对哪个层级的人都是一样的。
彭蕾说:无论马云决定是什么,我都让它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这是沟通的最高境界。
三、长大的代价是什么?
一则新闻。说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位25岁的黑人青年,他发现有一家沃尔玛超市的招牌上有一个字母松动了。他就赶紧站到了那个牌子下面,而且一站就是两天,干嘛呀?
不是要提醒路人此处危险啊,而是等那个字母牌子掉下来砸中自己。为啥呢?因为沃尔玛这样的大公司的招牌要是砸到了行人,那是要赔偿一大笔钱的,这个黑人青年马上就财务自由了,一辈子不愁了。所以,花这两天时间太值了。
咱们其实没什么可以去笑话这个年轻人的。我要是25岁的时候,如果说被砸一下就能财务自由,我也会去站着的。
但这幅图片还是挺有意义的,它在提醒每一个把事业做大的人和公司:你的事业越大,漏洞就越多,多到了只要利用其中一个就能发财的程度,这会主动招来那些利用漏洞的人呐。这也是长大的代价之一啊。
这个事让我想到的是:
一是大公司和小公司面临的困境不同。处理事情的方式不能一样的。
二是大公司其实存在着很多漏洞,企业要想堵塞漏洞是很难的。比如:像这种情况,我都没想好,怎样去处理这种漏洞,定期巡查么?比如原来的ATM防护舱,一个十几万,要求都加上,原因是出案件了,公安局要求都加上,后来我看有的加上了有的没加上,防护的成本到底支付多少是恰当的?
四、改造世界还是改造自己?
1. 思想家福柯说过一段话,他说:“我不关心我在学术上的位置,因为我的问题在于对自身的改造。所以,有人说:‘哎,几年前你那么说,今儿怎么又变了呀?’我就回答他们说:‘嗯,我干了这么些年,难道就是为了说一些一成不变的话么?’通过自己的知识,达到对自我的改造。就像一个画家,如果不因为自己的作品而自己发生改变,那他为什么要工作呢?”
2. 哎,你看,在一个人人都期待外在成功的时代,福柯的这段话,听起来特别矫情。但这个思考角度啊其实价值很大。
3. 外部成功看起来很明显,无非就是权、钱、名气那几个指标,但其实很难衡量的,赢得了竞争,也许没准还暗中积累了仇家呢。
4. 而内在进步呢?看起来很难衡量,但只要不装傻,我们心里都明白自己进步的程度和速度。你看,一切都在变化,难得有这么个确定性很高的指标存在啊,它当然价值很大啊。
你看我鉴证了罗胖的成长,看着他长,看着他进步神速,看着自己步履维艰,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人与人确实是不同的。比较一下现在的罗胖、马东和许知远,我觉得自己还要加快进步的步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