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去公园锻炼,打开喜马拉雅,继续听着《民国往事》。当主持人说出沙飞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是那么的陌生。听完他的故事,不禁唏嘘。回家后上网查阅,再一次感慨。迫不及待的写下来,介绍给大家认识。我们先来看几张照片吧。





是不是很熟悉呢?聂荣臻和日本小姑娘美惠子的故事,曾经促进了中日的友好;鲁迅去世前11天,按下快门,定格了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斗士;国际战士、战地医生,白求恩的奉献也被他记录下来。这些照片,我们曾经无数次的从课本中、报刊中看到过,我们也曾经为照片中的人物所感动,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兵荒马乱的年代,是谁,用敏锐的眼光,迅速的摆弄手中的相机,拍下了永恒的瞬间。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解放后被处于极刑。因为对鲁迅的崇拜,沙飞对鲁迅的死因耿耿于怀,众所周知,鲁迅去世前的主治医生是日本人,因为误诊,鲁迅早逝。所以,沙飞对于日本的医术有偏见,解放后,他住在和平医院,他的主治医生是一名日本战俘,彼时,沙飞的精神已经错乱,在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他开枪打死了这名日本医生,沙飞因此被关押,被关押期间,监守人员搜查时,从沙飞贴身的衬衣上兜中,发现了用蜡纸或者说防潮纸层层包裹的鲁迅遗像底片。从这个细节可以看着沙飞对鲁迅的感情。随后,在和平医院的操场上,他被处于极刑,一直到1986年才得以平反。
这位中国摄影第一人,去世时年仅38岁,他用独特的眼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影像。半个世纪的沉寂和非难,让他湮没在历史中,在自己最热爱的事业上拼搏了仅仅了十几年,生命虽然短暂,艺术却是永恒的。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摄影似乎简单到了全民可以参与的程度,但是,当我们把摄影理解为文明的首映记录时,我们也就理解了沙飞对于我们的意义,摄影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在于它的瞬间,在于照片背后故事的思考,一个摄影师,他终会苍老,会死去,但是,他所拍摄的有意义的照片,是永久的生存,而照片背后的故事会打动一代又一代的人。
这就是沙飞,记录中国革命历史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