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惊悉台湾著名作家、散文大家林清玄先生去世的消息,不禁在心里默默追念林先生,并断断续续地回忆起与林先生及其作品有关的往事片断。
最初接触林清玄先生散文作品,并进而逐步了解林先生其人其事,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其时,我正在读师范大学中文系。每逢周末或闲暇之余,我总是习惯性地到城市街头逛一些大大小小的书店,并买点报纸期刊和各类喜欢的图书,以此充实大学的读书生活。
一天,我发现一本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名为《林清玄散文》的书,一经翻阅,便爱不释手,毫不犹豫地买下。此前,我从未听闻过林先生大名,亦从未读过林先生的任何一篇文章。
那是一本林先生已经出版的多本畅销散文集的选集。书买来之后,有如获至宝之感。回到学校后,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一篇篇地阅读起来。深感林先生的文字,风格是那样清新绵邈,道法自然,温润智慧,可谓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内容上,品人生,味人间,情怀淡雅,馨香满纸,生活气息浓郁,并有淡淡可人的禅意,毫无说教之嫌,却又能让人入心入脑,沁人心脾,教人一读再读,品味再三。
手捧林先生散文选集,我仿佛发现了当代散文的新大陆、新天地,不禁由衷地感叹世间居然还有这么好看的散文,怎么没有早点发现并读到!读着林先生的精美散文,我感觉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有意思,真是太棒了!
我拿着笔,一边看书,一边圈点勾划着文章里面打动人心、与人启迪的精彩和饱含着人生哲理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赶在晚睡熄灯之前,我一字不落地仔细看完了书里的全部文章,在大呼过瘾之余,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不断地反刍着,并思忖再三,真是回味无穷,大有孔夫子当年闻韶乐之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这在我当时并不算少的散文阅读体验中,几乎是从未有过的。我想,人世间一本好书的魅力,也许不过如此吧。
此后,我又将林先生该散文选集陆续地读过几遍,毎一次的阅读中,我都有新的体悟和发现。并且,从此之后,林先生及其散文作品就成了我心里面重要的关注和阅读对象之一。毕业时,我又买了一本林先生的该本散文选集赠送给教授现当代文学的班主任杨老师。
参加工作后,我除了向每一届的学生推荐阅读林先生的散文作品之外,自己又先后几次买过林先生新的作品集子,慢慢品读,慢慢欣赏。在品读林先生的散文作品过程中,我感到受益匪浅,除了不断拓展做人做事的视野,胸襟亦因之而不断宽广,看人看事更为通透,也更为达观,始终不忘初心,始终以一颗仁爱之心待人接物。
后来,林先生有多篇散文,或被收入大陆各级各类教材,供全国各地广大的中小学学生和大学生学习;或被作为各级各类语文考试甚至是高考中的阅读或写作的材料,足见人们对林先生散文作品的高度认同,不但欣赏林先生散文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文字风格,更欣赏林先生散文作品所蕴含的非同一般的家国情怀、文化魅力以及丰富的教育、启迪意义。我想,这不但是林先生散文作品之幸,更是林先生作为一名著名散文家和大作家之幸!
只是,而今一生仁爱善良、智慧通达、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的林清玄先生,已经往生极乐世界,世间再无林先生新的散文可读矣!
望着智者林清玄先生悄然逝去的背影,令人怅然,令人感怀。在此,作为一名一直钟爱林先生散文作品的普通读者,我想轻轻地道一声,再道一声,林先生,您老好走;林先生,您老,慢走,慢慢走!
2019.1.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