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在一个咋寒初暖的春天,我被引着去拜见了一个女人。初次见面,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比如未闻其人先闻其声、未语先笑、丹凤眼、吊销眉,热情大方的见面接待方式,瞬间把我罩的畏畏缩缩,硬着头皮我心想:“丑媳妇总归要见公婆。”没错,这个女人就是现在我两个孩子的奶奶。
新婚的第一年,老公的姥姥不慎落水去世,婆婆大半年缓不过劲,我们就时常回家安慰,每次离家看着她泪水连连的样子,回家感觉尴尬的一面就先置之不理,后来时间长了,我的不舒服感越来越浓,拿吃的东西就当我是空气,隔开我追着她儿子,咱是新人不好意思抬头,多亏都是老公替我解围,他不吃先给我。
有次上着班,我们被急急的召回家,因为姥姥后事的处理婆婆不满意,找同辈人无果,她跑到晚辈的单位大闹逼驾,人家被气的说要闹我们单位,我唏嘘不已,这件事再一次刷新了我对婆婆的认知。
都说远了香近了殃,我们分开住,过节总是少的,她抢着疼就疼吧,反正是我的老公。
很快女儿的出生,我把自己的三观改了一下,一味地忍气吞声,对自己是一场灾难,我要有理有据的站起来。
妞妞从产房被抱出来的那一刻,奶奶瞬间崩溃在楼道里嚎啕大哭,我是非农业户口,不能生二胎。
两边的亲属都在安慰,让她估计下产妇的情绪,为此她也迎来了外人的指指点点以及我妈我妹的极度不满。
我以前说过,我的女儿就像在颠簸琉璃中长大,她没有吃过母乳,(月子生气,我得了急性乳腺炎)四个月大被婆婆抱回老家,一个月住姥姥家,一个月住奶奶家,就是这样她还时不时的弄点幺蛾子不看了,我一赌气拎着孩子的行李抱回了单位,从此我们开启了边上班边顾娃的辛苦生活。靠着父亲那句“哪个倒了哪个爬起来”这句话,我妥妥的熬过了婚姻中的各个坎坷。
二胎放开,我们很愿意给孩子找个伴,经过多天思考,挣得女儿的同意,历尽千辛万苦,我们全家开心的迎来了女儿的弟弟。
婆婆召集她七大姑八大姨来说和给我带孩子。我热烈欢迎啊!
如今她事无巨细的照顾孩子的生活,我很感谢,往前看不计前嫌,当然她还是最疼她儿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