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假设一个场景:
如果你和你的朋友在街上走,你们同时发现就在不远处,地上有100元人民币,如果是无主财产你们可以自由分配的话,你会怎么处理?
不要犹豫,依赖自己直觉与经验形成的初步答案。
让我猜一下,大概率你会是下面四种答案中的一个:
第一种,加快步子拼命上去捡钱,捡起钱后赶紧揣到自己的兜里,然后说:我先看见的!
第二种,捡起钱,然后和对方说:你说咋分就咋分,以你为主,咱俩关系那么好,我绝不还价,咱俩都是那么多年的朋友了!
第三种,跟对方说:咱们来聊一聊吧,这钱怎么分?是对半分,还是四六分呢?在具体数字当中找均衡,希望寻找到双方都接受的一个中间点。
第四种,你假装根本没看到这个钱,心里想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千万不要介入这种特别无聊的争端。
根据沟通者对自身利益和对方关系的在乎程度,我们可以把人分成以下类型:
第一种人,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在乎,但不怎么在乎和你的关系。我们把这种人称作竞争型人格。你在平常跟这种人相处时,可能会多少有点紧张,因为他们比较自我。
第二种人,他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与你的关系,这就是传说中的“老好人”,他们是所谓退让型人格。
第三种人,他们会觉得不要太有侵略性,在局势中完全把利益吃尽,压迫对方;当然也不能为了关系,完全牺牲自己,这太极端了。他们会在极端之中寻找某种平衡点。所以会有一个狭长的地带分布在竞争型与退让型之间,称之为妥协型人格。
第四种人,他们利益不在乎,关系也不在乎,称之为回避型人格。他们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在沟通中,这种人会表现出非常强的边界感。
回到开头那个场景,不同的选择对应着不同类型:
加快步子去捡钱的竞争型、注重关系的退让型、居中搞平衡的妥协型,以及假装没看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回避型。
其实,除了以上四种,还有一种心智模式—— 不但能够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也有能力持续与对方的良好关系,尽量做到利益与关系的双丰收。这就是合作型。
那么,在捡到100元钱的时候,合作型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他不急于分钱,而是退一步,对局势进行整体性的分析与衡量,用开放性的话语邀请对方一起来讨论。比方说:老王,咱们同时捡到100块钱,钱也不多,分了以后坦率讲就是一顿饭钱,咱们啥也干不了,咱们要么花几分钟来讨论一下,这100块钱咱们今天还能干点啥?能给我们双方,都创造那种超过100块的满足感?
别急着分割存量,而是邀请对方,通过合作思考来创造增量的可能。这种思维,就是合作型人格的思维。它把利益——自己的诉求,关系——对方的融洽度,都试图照顾得更好。
你是哪种风格的人?
下面这个测试,是根据著名的托马斯-凯尔曼沟通风格量表设计的,通过这个量表来帮助你了解和评估你个人沟通的风格偏好。
请注意:完成问卷时,不要犹豫,不要回忆,请凭借直觉,对所有题目进行快速回答,然后点击提交。提交后,你会收到问卷的结果,分数最高的一项其实就是你的风格,你留意这一项就好,其他低分风格不用在意。
个人风格偏好测试.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