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唐代,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达到了最高峰,不论是造型还是衣着,都依据当时尚审美习惯进行了改造。风格多样,雕工考究,体型刻画精细,虽躯体圆润却毫无繁缛、臃肿之感。其中,唐高宗与武则天时期,在洛阳乃至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寺、立塔、造像的新高潮,因此龙门石窟是当时当之无愧的皇家开窟造像的中心。
四面佛灯经幢四面佛灯经幢,为洛阳盛善寺僧怀侧位于龙门天竺寺东北墓地所立的幢塔,建于唐大中四年(850年)。形制特别,幢身为矮壮圆柱体,幢身上半部周围刻经文及题记,刻经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大轮金刚陀罗尼经》。下部四面凿龛,龛与龛之间各线刻一株根茎粗壮,枝繁叶茂的菩提树,四龛皆为尖拱形。正面龛雕一结迦坐佛,左右为胡跪捧莲供养菩萨,龛外两侧各刻一身披铠甲,双手按剑,立于须弥山石座的天王,左右龛各刻一座佛二菩萨,背面龛内刻一倚坐弥勒像。所刻佛龛各尊造像齐全,神态各异,生动传神。
石窟艺术题材主要内容是关于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飞天、魔鬼的故事及佛传、经变的故事。
佛佛是梵语“佛陀”,意思是“觉悟者”,为佛教修行最高果位。
奉先寺遗址发掘的佛造像,头顶高肉髻,面部方圆,双眼细长微睁下视,嘴唇饱满,身着双领大衣,胸口露出内衣,领口和系带,左手抚左膝,右手上举,掌心向前施无畏印。衣裙裹双腿,右脚在前,结跏跌坐于圆形复瓣仰覆莲花束腰台座上。
菩萨菩萨在佛教中仅次于佛的二等果位,常伴佛左右,职责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普渡众生,常闻言道:“菩萨保佑”便有护佑众生之意。唐宋以后趋向女性化。其造像装饰较多,戴雕缕精美宝冠,眉长而弯,凤目微张,神情静谧慈祥,身上装饰精美复杂,如项饰、璎珞、臂钏、腰束贴体罗裙,十指纤细修长,两足赤裸。
罗汉罗汉是修行得道的高僧,在佛教中修行境界仅次于佛与菩萨,罗汉造像往往出现在大雄宝殿,作为胁侍弟子环护佛两旁。
力士护法由护卫执法诸神组成,有威严摄人的四大天王;横眉怒目的金刚力士;还有形形色色的飞天形象,她们凌空飞舞,奏乐撒花,奉宝供果,为佛门天界增添了瑰丽奇谲的祥和欢快气氛。
盛唐时期,武则天二莲花洞及高平郡王洞力士造像:头上绾髻,四方脸,额头中央隆起,眉上挑,怒目圆睁,嘴紧闭,右臂屈起上举握拳,左手在下握拳用力,上半身裸露,肌肉隆起,下半身衣服下摆飘动。唐代金刚力士身上的肌肉表现是其他朝代没有的,体现了这个时期佛教艺术在中原地区发展。
飞天由汉魏时期佛教传入中原,到两晋南北朝,佛教艺术飞跃发展。这个大动荡时期,一方面受印度、西域佛教绘画手法的影响,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汉画艺术,“秀骨清相”体现了南朝士大夫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佛教造像艺术,一直流传到北魏时期,由于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加速了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由国家主持开凿,规模巨大的龙门石窟,标志着这一时期国家宗教艺术水平。到了唐代,佛教艺术有着时代特点的改变,佛像人物由“秀骨清像”变得更加丰润,体现了盛唐时期皇家贵妇的形象。
中原地区佛教艺术,随着龙门石窟开凿,大规模的建造佛像,由北魏至盛唐时期将其推向了高峰,佛教与政治紧密相连,武后时期更在全国各地大建大云寺。佛教之所以在这个时期发展得快,因为国家宗教对民间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民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直接联系,息息相关。佛教艺术的流行、发展与兴衰,甚至也伴随着唐代的兴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