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今天,议论最多的焦点,就是北京市这场特大暴雨了。由于每个地区雨水分布罗列不均衡,对此,各个方面也都做好了周密的部署安排,以确保万无一失。
由于平谷区地处山区,位置较险,某些村落可能面临着山体滑坡的危险。在了解这一险情之后,村中的干部也立刻做好安排,在雨季到来的前一天,便挨家挨户的将所有村民组织提前转移。
还有的居民,虽然居住地未有那么危险,但是由于不少地方老旧城区还有居民住的是平房,且很容易产生积水问题,雨水一下,便很容易没过地平线,于是不少干部和热心群众便劝说这里面的居民,先到宾馆暂住几天。然而在这里居住的大多都是一些老年人,思想比较固执保守,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撤离,因此工作进行的也比较缓慢,好在有群众的帮忙,最终这些老人也都同意了解决安置方案。
还有一些患有疾病的人群,以及孤寡老人,对于他们,社区也给予了特别关爱。我看到视频里面,有一个大爷,可能是年纪大了,耳朵听不见,和他说什么也不能有效沟通,这个时候就只能用一些手势比划,虽然存在一些障碍,不过工作人员还是不厌其烦,细致耐心,认真倾听解决着每一句话。
七十七岁的张奶奶,去年丧偶,子女也离的比较远,这个时候,社区的工作人员便时不时的过来问候。这几天正逢暴雨,社区养老人员又过来慰问,并且还送过来几袋子新鲜蔬菜。张奶奶见此情景,不禁十分感动,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不少河道,也都瞬间被雨水填满,因此便很容易产生断水断电的问题。像我们居住的小区,电梯不知什么原因停了,物业下午来了一个通知,由于河道雨水倒灌,一时无法排空,水也无法饮用,不过好在来了一个供水车,如果要想喝水只能喝供水车里面的水。
遇到险情,切莫贪恋财物,紧急逃生才是第一要素。在这里讲一个真实案例。大约是两年前,北京七二一那次特大暴雨中,有两位车主,驾驶车辆时被困,不过好在当时路面积水不是太深,两人已成功脱险。但是事后二人想到车辆还被困在路上,于是便又原路返回,这时暴雨如注,二人再想脱困,早已经回天乏术。
如果在暴雨中涉险,恰好你正好又正在开车,这个时候,对于“水位线”的判断其实是十分重要的。假如雨量不大,刚好没过车轮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时候,你便可以选择直接弃车逃生,而如果水量已经超过车轮的三分之二高度,这个时候,很有可能车体的某些功能已经损坏,逃生有些危险,不过如果能够打开车门,建议第一时间马上逃脱,晚了就来不及了。
如果水再大一些,已经掩盖过整个车体,这个时候,要迅速砸开车窗,如果再不及时逃脱,就错过了最后的机会,没有任何逃生的可能。
由于这次雨量较大,各个地方如公园,博物馆,景区等也都暂时停止了售票,对于一些游客,尤其是在山上游览的游客,也都及时采取了劝离措施,以防遇到危险;另外,对于企业工作的员工,也采取“非必要可采取居家办公”的策略,中小学生也都一律停课,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危险系数,达到保障每个人的人身安全的目的。
而这次降雨,最为辛苦的,当然就是户外工作抢险人员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大雨滂沱的路面上奔波,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取整个城市的安宁。
在此,特别提示,这几天降雨仍旧持续,没有特别紧急的情况,请勿出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据可靠消息,这场暴雨已造成至少两人死亡,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之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28078/68a54803d4bd57e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