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686641/da4834dd0571ca22.jpg)
第2章 社会中的自我(一)
第36页,焦点和错觉:我们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给予我们的关注比实际要多(焦点效应);我们也倾向于认为我们的情绪总是表现得比实际情况更明显(透明度错觉)。
日常生活中焦点效应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说胖瘦问题吧。我一直觉得我偏胖,所以穿衣服会比较注意对体型的影响,日常非常注意锻炼,也比较注意饮食,出去旅游照相的时候,对摄影师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我照得显瘦一点,发朋友圈的时候,肯定会选看上去比较瘦的照片,等等等等。可是实际上,除了我自己,有几个人会去注意我的胖瘦呢。
记得以前有一个咨询案例,一个男性大学生有焦虑症,当他每次走进教室的时候,他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会看向他,会注意他的言行举止,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咨询师让他去问一问同学是否注意到他进入教室,结果问到几个同学,都没有注意到,他渐渐的才明白,一切都是源于他自己的认知问题。
透明度错觉也是很常见的。20多年前我第一次走上讲台试讲的时候,感觉自己都快站不住了,脖子后面有汗在往下流,感觉自己的声音都有些缥缈,讲完了问下面的老师,是否觉得我非常紧张。他们都说没有,觉得我很冷静很沉着。人们总是高估他们内在状态的外露程度。
社会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如果将透明度错觉的实验结果事先告诉演讲者,演讲者会更加放松,演讲质量会更高。这应该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之体现了。
在《得到》上听过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每一课的第一句话就是:生命的意义就是做你自己。学习自然科学的我,以前好像很少考虑“自我”这个课题,自从开始学习心理学,就踏上了认识自我的路程。陈兴华老师在“蜕变之旅”成长课上说过一句话:自己之外别无他人。通过别人可以深刻的认识自己。
本杰明. 富兰克林说:世上有三样东西极其Hard:钢铁、钻石、以及认识自己。期待在《社会中的自我》这一章的学习中,更深刻的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意识是如何影响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