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作者: 浅墨兰香 | 来源:发表于2020-12-21 09:45 被阅读0次

2020年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初七,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所以冬至有很多别名:“冬节”、“长至节”、“亚岁”、“小年”等。

冬至这天,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因此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日为阳,夜为阴,日夜的此消彼长代表了阴阳的变换,也验证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天道。所以,冬至就是这样一个微妙的节点,代表"阴极之至",也是"阳气始至"。

阴气盛极而衰,阳气萌生渐强,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冬至意味着下一个循环开始,故冬至日又为大吉之日。冬至一到,年关将近,又到了游子归乡的时节。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那么冬至为何吃饺子呢?(注: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中国各地饺子的名品甚多,如广东用澄粉做的虾饺、上海的锅贴饺、扬州的蟹黄蒸饺、。山东的高汤小饺、东北的老边饺子、四川的钟水饺等,都是受人欢迎的品种。西安还创制出饺子宴,用数十种形状、馅心各异的饺子组成宴席待客。

饺子馅的美好寓意。饺子馅料的选择和寓意有着直接关系,最常见的韭菜馅预示着久财之意。最为常见的白菜肉馅即百财之意。

香菇最有养生功效,将其包进饺子馅里寓意着鼓财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饱鼓之意,谓之鼓财。还有最近兴起的酸菜馅,据说有算财之意。而芹菜馅则为勤财之意,勤即经常,频繁的源源不断,谓之勤财。

古人为我们的节气寄予了这么美好的寓意,我们就应该好好纪念他们。

相关文章

  • 吃水饺防冻耳,冬至的今天你吃了吗?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赣)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

  • 冬至韭莲,久久相连~

    冬至晴雨表: 冬至在月头,冻死老黄牛;冬至在月中,单衣能过冬;冬至在月尾,大雪风飞起;冬至比较暖,烤火到小满;冬至...

  • 书法

    冬至 冬至大如年 己亥年冬至

  • 冬至快乐

    今天冬至,冬至代表去旧迎新,冬至代表一年又过去了,冬至代表阳气回升,北方的冬至代表游子归家,无论冬至代表什么,生活...

  • 冬至冬至

    文/夂旧里。 冬至,冬至。 来到广东之前,我不知道冬至原来是一个节日,只道它是一个节气。 今天,12月21号,冬至...

  • 冬至,冬至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时间太细,指缝太宽,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悄无声息的溜走了。 经朋友提醒才知道明...

  • 冬至,冬至

    每一年的冬至,都会吃到饺子。只是今年,换成了自己动手包饺子。 年年岁岁,饺子相同,岁岁年年,味道各...

  • 冬至,冬至!

    明天就到冬至了,很应景的是这几天温度大幅下降,始终在个位数徘徊,终于有了点冬天的意味了。 以前对这个节气从未留意过...

  • 冬至,冬至

    冬至的这一天 夜里悄悄的下了雨 冬至的阳光 也慵懒的在休息 那就躲在家里 和家人一起美美地吃一顿饺子 一起回忆这一...

  • 冬至,冬至

    临近寒假,时间越是过得如流水一般,想家的心思便又沉了一份,初入大学的校园,父亲陪着我报道,一路上他手上一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xr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