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8.16日,周二,晴有大雨
东莞的末伏是高温与大雨相伴。以为今天大太阳高温天,然而却会猝不及防的来一场大暴雨。这种天气湿热严重,让人容易昏睡。
中午做饭的时候想起昨天我徒弟问我的一句话“你都不会做饭,怎么去陪读呀,你做的饭还没有饭堂好吃吧”?她昨天说者无心,我却听者有意。对呀,就我这做饭的水平,我都没问问女儿有没有饭堂的好吃?
今天中午炖了排骨汤,拌了绿豆芽,煎了豆腐。吃饭时我问了女儿,“妈妈做的饭有没有饭堂的好吃”?答:“肯定比饭堂好吃!”“饭堂食材不新鲜,又辣又咸,油又多,都吃不出味道了”。我又跟女儿沟通,妈妈做饭水平实在有限,有不合适的不合口味的,一定要讲,妈妈才好改善进步。不然妈妈做了一年饭,你委屈的吃了一年。那样妈妈更有挫败感。女儿说肯定了。同学贾淑婉也爱吃我送的饭。这下心里有谱了。不过,我估计我真的是陪读妈妈里最不会做饭的那个。希望一年后我的厨艺大涨。
今天在家听课,看文章。看到俞敏洪老师最近的周记挺有感慨,他讲到跟薛兆丰老师的对谈时很感慨。文字如下:
和他沟通后,才知道他离开北大的原因,和我当初离开北大的原因,如出一辙。
我当年在北大,到外面去兼课,挣了一些钱,引发了系里一些老师的愤怒,说我打了北大的名义在外挣钱,最后被行政记过处分,我愤然从北大辞职。今天回头看,我已经很感激当初给我处分的那些人。没有他们的推动,我不可能有后来更加广阔的人生经历。
薛兆丰老师离开北大,也是因为有些人看到他在“得到”平台的课程那么受人欢迎,引发了有些人的不满。他们自己没有能力用知识去挣钱,但妒忌那些能够被大家欢迎的教授,认为受欢迎是因为打了“北大”的名义,最后薛兆丰老师也和我一样,离开了北大。
即使在北大,也充满了江湖。可能有人认为,离开了北大就没法折腾了。这些人所不知道的是,天大地大,有能力的人,就像大鱼,终归会以海洋为归宿。也许在海洋里,他们确实需要时时接受狂风暴雨的洗礼,但这一洗礼,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坚韧和强大。
有人的地方有江湖,最见不得你好的恰恰是身边人。
我最近又深有感触,先是朋友在医院学习了女性产后修复的技术,趁着下班帮人康复收点小费,被医院的同事跟踪投诉,不得不离职。朋友一开始也真是寒了心。十几年的同事咋就这么见不得别人好?不过后面她想通了,觉得如果不是这样的境况她会一直纠结不敢离职出来创业。
再有我的读书营,同事明明想学习,可看到收费就是过不了心里的槛。也是典型的嫉妒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