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欣赏林黛玉《咏菊》一首
这是我昨天读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写的《咏菊》,看她诗里的“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觉得里面的临和噙跟吟同韵。《红楼梦》是清朝人曹雪芹写的,里面不管谁写的诗,应该都出自他的手笔。
又读唐朝诗人李商隐写的《锦瑟》,里面有这样的诗句:“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第一联中的弦和年都是同韵,沧海联中的田和烟也是同韵。
李商隐的《无题》诗,开篇就写:“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难和残都是同韵,但难在诗句里和句末同样都出现了。从而可知,有些说法不一定对。
这就让我想起刚读的一则分享美章,里面说古人为文没有逗号和句号,为了懂得断句,韵字不入诗,韵字一定要出现在句末韵脚处。但是我看了仅仅两首古诗,就让我对此百思而不得其解。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律诗还是要尽量地不要让韵字入诗,这样写出的诗就会读起来不仅琅琅上口,而且觉得非常自然,不拗口。但是不要一概而论,能不用韵字入诗,就尽量不要那样写,实在韵字无可替代,那也只好韵字入诗了,只要读起来自然贴切就好。当然,那种生搬硬套地让韵字入诗,就有些因辞害意了。
因此,我认为有些对律诗的诸多要求,从主流看,看法还是不错的,但也要我们多读诗加强语感,才能一边参照人家的有益意见,一边在深思熟虑后把诗写好。遵照人家有益的意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可过于崇拜,过分认为人家的意见全对,也是不可取的。要有自己的主见。人为万物之灵,我们自己要有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消化别人的有益意见,作出自己正确的决定。连唐朝诗人贾岛都知道反复推敲,也不忘向大家韩愈请教,两者结合起来,得出自己究竟用哪一个字的想法。他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他反复斟酌而成的。
其实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从而可知,想学会写诗,那就多读一些诗,加强语感,才能在听取别人有益意见的时候,再跟自己深思熟虑后得出的心得加以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写出成功的诗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