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虽然都普遍传递着一个观念,就是倡导人们不要以貌取人。因为你有可能看不起的这个人,可能正好是一个不简单的人。
说起以貌取人,我更觉得这应该是一个贬义词,说的就那是那些眼里只有LOGO明显的奢侈品牌才算得上是名牌的人,通过外在肉眼易见的这些LOGO在自己心里去定义别人的这一类人。
今天我想说,不谈以貌取人和奢侈品牌。仅仅只是说说一个人最起码的外在应该是什么样子。
干净,整洁,仅仅只需要这两个要素,一个人的外在给别人的印象就会大大不同。
但身边随处可见的是,不论男女,不论老少,往往都是穿着的都是些领口已经松垮变形的T恤,颜色已经些许褪色的外套,和冬天价格低廉的起了毛球的外套。
有句话说:没有人通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精致的内在。往往对自己外在都不怎么用心的人,内心又怎会把自己看得高贵呢?
松浦弥太郎在《崭新的理所当然》这本书里写过:装扮,是一种社会性的展现。穿什么在身上,会影响到自己的外在。曾经见过一组文案图片,一个年轻的女孩穿着破了洞的袜子陪朋友去逛街,逛到一家鞋店,兴起,于是脱了鞋子就开始试鞋。然后才发现自己的袜子已经破了洞,当时的那种场景特别尴尬。
不仅仅是衣服,我觉得鞋子也是。
一个人脚上的鞋子,也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多维度生活。倘若脚上的鞋子灰尘掩盖了鞋子本来的颜色,鞋底边缘的尘土和泥巴也足以看得出这个人生活过于奔波和劳累,需要时常走路,鞋子价格应该也不贵,所以没有足够的心致和时间来呵护自己的鞋子。
我有见过那种一年四季脚上的鞋子都是被鞋油擦的铮亮铮亮的那种人,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自律和勤于呵护自己的物品,想必都是一个非常值得让人信任的人。
之前学韩语时,老师是韩国的一位大叔。有一次讲课时他说到,宁愿穿着两百块的衬衫,但绝不会穿两百块的鞋子,鞋子质量和舒适感一定是最重要的。然后指着当时他的一身说,看,两百块不到的衬衫,两千块的鞋子。仅仅只是通过这一个细节,就足以看得出这位老师的生活方式肯定不俗。
因为在鞋子这行工作的原因,时常有被别人要求试穿样鞋的时候。所以对于袜子,我从来不敢马虎。而且脱掉鞋子的那一刻,双脚是否有异味,直接影响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印象。而那些国外的设计师和买手,都会在你穿上样鞋后,双手去触摸你的脚与鞋子的贴合度,以及有必要时他们会为你穿上鞋子。
所以每每此时,我就觉得,一个人有着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有时候仅仅只是从你所穿着的衣服和鞋子就可以窥见一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