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周末的中午,准备吃午饭,我给家公打电话,问他在哪里,让他回家吃饭。他说他在图书馆,现场有读书节活动,都是妈妈带孩子参加活动的。
我听出了他的意思,我也应该在周末带孩子参加类似的活动。电话中我不好说什么,让他先回家吃饭。
午饭时候,家公说起读书节活动现场孩子们在演讲和读书的情景,他再次强调都是妈妈带着孩子参加活动。意思很明显,别人可以这样做,我也应该带着孩子这样做。
我看着儿子,等着他来解释。儿子看了看我,拿了一本书,翻开一篇故事,向他爷爷解释他上午都和我一起在练习演讲,他也在准备参加学校的读书节演讲活动。家公一看,点点头,让他好好准备。
家公年轻时因家庭原因没法好好读书,后来吃了不少没文化的苦,心中一直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有与读书有关的事情,他都希望我们主动去做。
老一辈的人,总希望自己的儿女、孙子不比别人落后,别人可以去做的,我们也应该去做。这样想没有错,只是儿女、孙子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兴趣,会有自己的安排,只想做自己,并不是别人怎么样就应该怎么样。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按照自己想要走的路走下去才会有动力,要是一味迁就祖辈和父辈的想法去活,那岂不是太没趣了?再说,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选择,我有我自己的安排,这无可厚非。
这件事情当中,即使儿子没有参加学校的读书节活动,而是周末在家里休息和玩耍,似乎也没什么不对。但果真如此,估计家公要失望了。
好在,虽然只有周末的时间可以准备,但经过练习,儿子在这次学校读书节活动的班级演讲初赛中已脱颖而出,在班级十几个人的比拼中闯关完胜,顺利获得了进入校赛的资格。在校赛的舞台上,儿子表现不错,故事讲得很流畅,还加入了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喜获学校二等奖。
对于这个结果,家公似乎很满意,开心得笑不拢嘴,对他这个孙子连连称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