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结营活动结束。
21天,拆书帮山城分舵第7期训练营结束。
一个月,认识拆书帮。
其实拆的不是书,是竞争力
拆到第12个片段时,我开始自问:
1.为什么还没有对拆书这一重复动作感到疲倦?
2.为什么看别人拆书也津津有味?
3.为什么遇到好片段都会不自觉想拆?
4.为什么拆书前一天失眠的原因不是紧张,而是兴奋?
因为——
练习拆书,能够真正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慢慢熟悉用RIA思考,它带来的妙处让我大吃一惊:
1.RIA拆书法经过了无数前辈的验证和完善,专业性+1
2.循着拆书法去思考,逻辑思维明显得到提升,自信心+1
3.过程并不枯燥,每个人的讲述都充满个性,趣味性+1
4.来自团队的鼓励,让我知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安全感+1
5.收到写满赞美、鼓励、建议的便签和留言,被重视感+1
6.现场分享让头脑更清醒,表达更自然,胆量+1
7.得到诸位大神和伙伴们的认可,满足感+1
我用21天,养成了阅读习惯。
潜力尚在挖掘,本宝宝还需努力。
其实拆的不是书,是凝聚力。
身处社会大染缸,人总是孤独,因为你我之间有着太多的不同。
夫妻兴趣不同,父子经历不同,同学背景不同,同事追求不同。虽然存在某种特定的共性,但不可否认,争吵多源于那些纷繁的个性。
在拆书帮,我们颠倒了一下。
不久前,我们素未相识,从前99%的人生几乎没有重合。
现在,我们讨论同样一件事,主动选择站在孤独的对立面。
学着表达,也学着倾听,没时间争吵,当然也没时间抱怨。
来,聊聊大花木兰队
四个宝爸宝妈+一个已婚“少女”
非典型组合
鸣姐——效率MAX
总是第一个交作业,总是提前一天完成。质量始终维持在高水平不说,从排版到配图都美得不要不要的,手绘更是让人惊艳。她就这么冲锋在前,用行动带我们飞~~~
艳花姐——认真MAX
她是除了艳琰老师以外,第一个在我作业后留言的人。那时我就知道,她一定也学习了很多人的作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语言一如既往地高度简练,看到她,我就能瞬间打消偷懒的想法。
朱丽姐——勤奋MAX
还记得开营当天,朱丽姐与拆书帮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感觉就像羊入了狼窝,慌乱、茫然、不知所措。但你看她的第12篇作业,完成度之高,才惊觉原来默默发力的人最可怕。
周哥——毅力MAX
深夜两点交作业——这种情况可能出现了有七八次。拖到凌晨的原因很多,忙工作、忙应酬、忙着陪小孩,但毋庸置疑的是,周哥从未放弃过,就像他那篇5000字的作业一样让人佩服。
敲黑板~重点来了!
艳琰老师——暖心MAX
是她的认真感染了我们,每一段点评都成为下次拆书的动力。
无论在旅行中或培训中,无论是早晨6点还是夜里12点,她查看的作业总会不经意地出现在群里。
小惊喜一波接一波,特别暖~
班主任小六——负责MAX
小六姐要管的事实在太多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既管线下开营,又管作业汇总,还会留意每位小伙伴的状态。真是难得的细心,遇到这样的管理大大,确实是我的福气。
何为“团队”?
懂得、支撑、激励、共进
在拆书训练营,我们拆出了友谊。
其实拆的不是书,是转化力
前期我的周总结《走进内心深处》中曾谈到:
拆书的全过程是“思想-文字-语言-思想”的大循环,也是知识的“吸收-内化-释放-植入”的小循环。在两个循环圈里,拆书者的思维实现了重构和质变。
拆书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事实便是如此。
我的改变足以证明,逻辑思维得到了重构和质变。
有理有据,才有底气。
受拆书法的影响,工作中,我说话都会提前打个腹稿,单独提炼出主题句,解释what/why/how,详细描述行动步骤,运用现实中的例子加以佐证。
结果是——
我的话语更能入脑,我的文字更能入心。
学以致用,以教为学
读书为了什么?
我想很多不愿意花时间拆书的朋友会回答:感受生活、感受人生……
书,确实有这些功能,但我更愿意将它们挪到30多岁后慢慢感悟。
现在这个年纪,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打拼,时间极其宝贵。书就是工具,谁能用最短时间掌握更多知识,谁就能问鼎巅峰、笑傲群雄。
分享为了什么?
源于一种奇怪的责任感,希望那些曾触动自己的文字,也能照亮他人的生活。
源于一种有趣的期待感,希望从他人的反馈中看到不足,借力助自己突破瓶颈。
其实我们拆的不只是“书”,是自己,是世界,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有目标,去行动,趁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