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8日
《未来简史》所呈现的未来画面,令人惊叹伴随着冷汗,从完美世界的人工智能到最终智人失去了世界主导权,人类的生存权土崩瓦解,与万物天地共生的智人—将步入意识的荒原?
幸福感
幸福感是人体电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智能芯片来实现,帮助人们保持幸福愉悦。人类的感知幸福是有爱、有快乐的事、有美好的体验、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多种层次的交融形成的一种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从生物角度,归集为一种电化学反应,只要科技模拟出这样的电化学反应,就能令人感觉幸福。而这种科技可能会让人沉迷于其中而无法自拔,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这样毫不费力的幸福可以一直延续。
人类物质生活丰富、科技的高度发达都不一定能给人们带来快乐感。快乐是发自内心,简单又不简单的一种感受。孩子很容易快乐,因为天真无邪、很容易满足,父母的一点爱抚都会让孩子开心不已。人们通过读书、旅游、交友、探险等各种活动,增强个人体验,获得生活的充实感,用自己的努力实践去获取幸福感,这种是切切实实的感受,会固化于记忆中,令人回味。而未来要通过高科技来制造“虚幻”的幸福感,人类放弃制造幸福感的本能,对于人类而言的必要性有多大?因为高科技的出现而放弃本能,失去自我,或许会得不偿失。
生物也是算法
一切生物的活动,都可以归集为算法。算法是计算、解决问题、决策的一套有逻辑的步骤。生物的行为是通过感觉、思考、分析、评估、情感等过程进行运算的。
人类的日常生活、工作,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运算,穿衣吃饭、运动健身、消费购物、投资理财、教育培训等等,都是算法的决策在支撑着人们的抉择。而人类的算法,有理性和非理性,有潜意识,有深思熟虑,有经验主义,也有拍脑袋,不一而足;据统计,99%的人类决策是由进化而成的“直觉算法”主导。人类可以通过自我的“不断升级”,通过读书、思考、实践循环,不断训练并提高自己的算法,让自己在物种繁衍中获得更多的优势,这就是认识升级、认知迭代的过程。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主张人是意义的本源,自由意志是最高权威;生活的最高目标,通过智力、情绪及自身体验,充分发展人的知识。相信自己的感觉,无需“神”赋予我们意义,自由选择找到所需的意义。
人文主义的观点里,寻找到了安全感,因为强调人的力量为主导,世界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文主义给我们心灵的鸡汤“要聆听自己的声音,对自己真诚,相信自己,追随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做快乐的事。”艺术品的思想性超过其价值性,人的意识赋予它高于一切。顾客永远是对的,顾客就是上帝。教育从“引导和思考”入手,意义和权威的本源在于内心,人们对事情的看法更为重要。人内心的精神状态决定了快乐与幸福,愤怒和焦躁令人炙烤于炼狱;宽容与豁达,享一份宁静祥和。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危机四伏,它重视每个人的体验,基于三个假设:我和“自我”不可分割;用心审视,就能发现内心深处的自己,倾听心声真实的自我是完全自由,拥有自由的意志;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必须自己说了算,不能由别人替代我做决定。
科学证明大脑不止有两个自我,将自我分割为“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是每时每刻的意识,与记忆和故事无关,大脑生化机制创造体验,瞬间不能积累成永续的本质。“叙事自我”负责做重大决定,试着找出秩序,编制出一则永不完结的故事,让每项体验都有自己的位置,形成长久的意义,虽一切合理且诱人,却仍只是虚构的故事。一个是此时此刻的我,一个是高度概括总结提炼,有故事的我,既表面又深刻。大多数时候我们将的是脑海的故事,而不是当下体验。
自由意志是不存在的。人们不能“选择”自己的欲望,欲望不受意识控制。自由意志可以被机器控制,甚至于爱、愤怒、恐惧、沮丧。
计算机算法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因此你会把自己的选择权交给人工智能,于是算法掌控了你的意识,帮助你决策,最终成了你的主人。
那么人类在未来将步入意识的荒原?
意识的荒原
当算法主导了人类社会,或人变成无机化而获永生,人类可以通过算法进行一系列社会活动,人的意识被算法取而代之。人的意识可以被替代,因为人始终抵不过万能的数据互联,除非将自己与数据库联结起,可以随时获取数据库的知识、对自己进行系统更迭,成为加强的智人,而这样的神人仅仅是少数。作为人类区别于机器的情绪、想法、意志、感受不复存在,人只是成为算法的一个载体,亦或是肉身傀儡,人的存在意义又何在,那样的人类可以称之为人类吗?
“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只有人类才能感受这样的意境,而这种简单朴素的情怀,早在没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代,就被诗人们用各种美妙的诗篇描绘,人类复杂多变的情感是机器无法体会和制造的。如果让智人退出历史舞台,倒不如退回到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时代,虽没有繁华和现代,然可享一份清净悠闲、怡然自得,这不也是现代社会压力超负荷的人们特别渴望的生活吗?高科技创造了无数的系统和文明,但是凡事都有双刃剑,人类之间的竞争加剧,压力指数级增加,为了一个生活放弃了很多生命重最美好的时光,这也是人类进化付出的代价。
算法的控制者
如果科技的高度发展,是让算法的设计者和强化的人类进行控制,那么他们应该对普通智人进行一个社会重建。科技发展应该成为人类的福祉,而非淘汰大部分智人,他们应该为人类社会的兴盛和优化做出更好的设计和搭建。
我们始终应该坚定这点信念,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是为了取代智人而存在,而是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幸福,在追求这种科技的福利的前提是,人类不应该失去作为人类天然的属性,不应该牺牲部分智人的生存能力作为代价。人类是有自我意识的,人类有权利为自己的生存空间做出选择,我们应该选择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结构科学体系,构建科学、和谐的社会环境,让人人享受科技的力量,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