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03056/ac28514fb060f8a3.jpg)
【阅读输出报告2024/027】
9月的第三本书,是现买现读的《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来自小红书的推荐,买它的背景就是刚开学一周我辅导作业就有些情绪不稳定,于是我想自我消化提升一下,刚好看到这本书的推荐,二话不说当晚就下了单。
书到以后我立即就开始读起来,围绕“写作业导致的无硝烟战场”的情境这位俩娃妈作者给出了千万“一辅导作业就鸡飞狗跳”崩溃边缘的父母(其实主力军是妈妈)一些实操性很强的指导和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在我看来真的还具有普适性。
更棒的当然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作为有“自主学习力导师、父母游戏力讲师、国际鼓励咨询师、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多个头衔资质背书的作者告诉我们现象背后反馈出的问题,直击要害和痛点,接着结合她女儿的实例一步一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陪伴孩子学习的最终目的和想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孩子逐步过渡到自主学习和自觉高效完成作业,而自主学习的内核其实是孩子内驱力的觉醒,但内驱力的激发又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
在写作业和学习这件事上,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仍旧适用,分清“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如果是孩子自己的问题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但父母不能插手不能越俎代庖,否则会阻碍孩子成长,而父母也要学会不断反思复盘,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问题,而不是迁怒于孩子。
没有完美的小孩,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把孩子当成问题,这才是父母真正的功课。
父母的焦虑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状态,而这些焦虑总是带着“灾难性后果”,习惯性给孩子贴标签,把孩子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对孩子进行打压,有条件的爱孩子,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做而不自知的事情,恰恰将亲子关系搞得一团糟,而亲子关系直接与孩子的学习状态挂钩,这就是负面循环。
真正看见孩子,全面接纳孩子,从心底理解孩子,以及无条件爱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所以我们表面讨论谈论的是“写作业问题”,其实深入挖掘下去就是亲子关系的问题。
这本书从“陪写作业的正确姿势、激发学习内驱力、教会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提升孩子的抗挫力和自控力、培养学习好习惯以及父母的情绪管理”六个方面来展开讲,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可复制的方法,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去学去实践,但我却认为最重要的其实是“关系问题”,这才是养育孩子的根。
育儿充满挑战,每个孩子都是不同个体,世界上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育儿黄金法则,只有愿意用心去看见孩子并与孩子一起想办法打败一个又一个问题的父母。
当然父母也不必是完美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不断学习升级,一起面对问题,能够陪伴和打好辅助已经很棒了。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育儿书,以上也与所有的父母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