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治疗咳嗽愈后的鼻涕+痰
上篇文章《三副药40元治愈小儿久咳,分享处方和思路》,介绍了治愈小三天女咳嗽的过程。
三天、三副药,从第四天开始,就没再咳嗽了,可是留了一个尾巴,还有两个症状:
- 一是打喷嚏+流鼻涕(有缓解),主要是在早上起床。连打好几个喷嚏+有好多鼻涕。之后一整天都不会有这个表现。心心一直都有鼻炎,都是这样反应。
- 二是她感觉有痰卡在喉咙里,咳不出。情况也不是很严重。之前咳嗽时,伴有痰,并不是很多痰,主要是白痰,有一点点黄痰。
这篇文章就介绍下,怎么继续用了三天的药,把上面两个问题彻底解决了。
病因病机
首先是分析病因病机。
从心心以上的两点表现来看,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帮她治疗咳嗽时,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即:她的咳嗽是由外感风寒引起的。
疏忽了这一点,是因为,心心一直有鼻炎,常常打喷嚏+流鼻涕,并且当时没有头痛发热恶寒等外感表现。我在分析她咳嗽时,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忽然就咳嗽了呢。
中医讲的致病因素,就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我在上篇文章中写“不明原因”咳嗽,被班长“批评”了,因为生病“一定有原因”,“不明原因”,就是我没有分析出来。
因为没想到“感冒”这个原因,所以,我就当成“纯咳嗽”来治疗了。导致的结果就是:咳嗽治好了,打喷嚏+流鼻涕有所缓解,但是没有根治,并且出现了卡痰的表现。
处方
所以,接下来的方子,就要治感冒了(之前先治疗咳嗽,是走了弯路。如果上来就是治疗感冒+咳嗽,效果会更加好)。
这次用了三坳汤+二陈汤+三子养亲。处方如下:
- 三拗汤:甘草(不炙)9g、麻黄(不去根.节)9g、杏仁(不去皮.尖)12g;
- 二陈汤:半夏15g、橘红15g、白茯苓9g、炙甘草5g(我在纠结用生甘草、还是炙甘草、还是两个都用。后来和医生确认了用生甘草。)
- 三子养亲汤:苏子9g、莱菔子9g、白芥子9g;
- 生姜5g(实际煮药时,忘记加生姜了)
上面的用量让我头痛了好一阵。因为我在网上查的用量,有各种说法。所以我先列了一下克数,打算在转方时,向医生请教。
拿着方子去了另一家中医馆,10块钱转方,还和医生讨论了一下方子的构成。感觉花10块钱我还赚了,人家医生都没和我收讲课费用。
根据医生的建议,修改方子如下。
再对比上一张咳嗽方,感觉之前的药量偏大了。
不管怎么说,两张方子都有效。关于用量,我觉得是一个探索+实践+体悟+拿捏的过程。
- 甘草(不炙),原9g,改成6g(上一张咳嗽方中,我开了炙甘草9g)
- 麻黄(不去根.节),原9g,改成3g(上一张咳嗽方中,我开了麻黄6g)
- 杏仁(不去皮.尖),原12g,改成9g(上一张咳嗽方中,我开了苦杏仁12g)
- 半夏,原15g,改成制半夏9g
- 橘红,原15g,改成陈皮3g(上一张咳嗽方中,我开了陈皮9g)
- 白茯苓,原9g,改成12g(上一张咳嗽方中,我开了陈皮9g)
- 炙甘草,原5g,去掉
- 苏子,原9g,标注蜜炙苏子9g
- 莱菔子,原9g,标注炒莱菔子12g
- 白芥子,原9g,标注炒白芥子6g(关于种子、果仁类药,中药课李老师提到,需要炒黄才有效,另,炒黄也方便捣碎。老师说,一般药房不帮忙炒,需要自己炒,可是这边备注了“炒”,我也不知这家中药方,是不是已经帮忙炒了。)
- 加了辛夷6g,针对痰多鼻涕。医生特别说明,辛夷这味药很有效,但是味道很不好,先用一天,如果孩子不能接受,后面两天就不要用了。另外,辛夷需要包煎,因为有绒毛,如果直接煎的话,会呛喉咙。
我就直接说结果吧,心心喝了三天的药,从第四天开始,痰+鼻涕都好了,即,没有早起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了,也没有痰了。
好激动,多年的鼻炎也治好了。
注:心本人表示,她的鼻炎本来就不是很严重,不同意是这次治好的。她觉得这篇文章的标题过于浮夸......虽然我有不同意见,觉得就是明显治愈了。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还是把她本人的申明放上来。
处方思路
这次处方的思路,主要还是跟着五味子方医生的临床课来的。笔记如下:
- 感冒的鼻塞、鼻涕:感冒+鼻塞,麻黄细辛汤(附子暂缓),如怕出汗厉害、晚上睡不着,怕寒热搞错,用苍耳子、辛夷花,这两味药治疗鼻塞效果好。
- 小儿一感冒,就鼻涕多,用三坳汤:麻黄杏仁甘草。三子养亲:苏子、白芥子(治疗感冒鼻涕多效果好),+二陈: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治鼻涕);配合麻黄。
- 在感冒基本方中,麻黄、牛蒡子、杏仁、黄芩,都可止咳。(我:这就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在治疗感冒的同时,先阻断咳嗽。只是我之前开方时,只考虑了咳嗽,没有考虑感冒。)
网上资料参考:
- 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分别的功效都非常好,三子养亲汤具备止咳化痰的功效,二陈汤具备化湿止咳化痰的功效。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还能够不错的减轻哮喘症状。
- 二陈汤关键由半夏、桔红、白茯苓、甘草构成,具备止咳化痰化湿、行气和胃、止咳化痰的功效,二陈汤能够 不错的减轻病人痰多咳嗽、呕吐恶心想吐、胸闷气短、四肢厚重、心悸、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等病症。
- 二陈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 三子养亲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具有温肺化痰,降气消食之功效。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临床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痰壅气逆食滞者。
- 三拗汤: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本方用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其不去根节,为发中有收,使不过于汗;用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以不去皮尖,为散中有涩,使不过于宣;甘草不炙,乃取其清热解毒,协同麻、杏利气祛痰。三药相配,共奏疏风宣肺,止咳平喘之功。
费用&注意事项
这次还是开了三副药,一共25元不到。
注意事项:
- 种子类的药,需要捣碎。我家没有捣药的设备,因此,第一天外婆用擀面杖错了半天。第二天,心心自己用保鲜袋包了+榔头敲(好暴力啊),反正挺折腾。
- 捣碎以后,油就出来了,煎完药,就看到一层油漂在上面。我觉得味道会很奇怪吧,不过心心觉得可以接受。
味道:
- 心心表示,这次药的问道还是可以接受。加了辛夷她也可以接受。
我也觉得转方、煎药麻烦,想找一下中成药。做了一下功课:
- 之前的咳嗽方,没有找到合适的中成药,不是缺这个药、就是缺那个药。比如止咳最有效的白前、诃子,我在很多中成药的配方里都没有看到。
- 三拗汤:找到一个叫三拗片的,43元一盒。
- 止嗽散、二陈汤、三子养亲汤:没有找到中成药。
所以,还是去药房跑一趟+麻烦外婆煎药。
学习在于不断反思+总结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想学好,最重要在于实践+交流+反思+总结->进步。
所以,针对上一篇咳嗽的方子,和老师、师兄们讨论了一下。
五味子医生批作业:
- 处方不错,能得80分。但很明显小孩咳嗽痰多,所以加入三子养亲效果应该更快,麻黄估计药房给蜜麻黄了,所以效果差一些(我:看了下,给的是生麻黄)。
后来拿两张方(咳嗽、鼻炎痰多)又给李老师看,他给了如下的建议。
- 针对鼻炎,可以把麻黄去掉,改成白芷10g和辛夷花。
- 我问能不能用细辛(源于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鼻炎,但是担心细辛伤肾气),李老师说可以的,用3g OK。
班长批作业:
-
病案记录:女,13岁,咳嗽一周,有黄痰,痰清稀、不多,苔白滑,咳时嗓子痒,嗓子不疼,二便正常,没有便秘。早起打喷嚏、有白鼻涕(她一直有鼻炎)。
-
单从以上描述来看,还应该问一下渴不渴?想喝热水还是冷水?
(我:这个的确没有问,下次注意) -
如果会摸脉再摸摸脉更好(我:当时有摸脉,哈哈因为摸脉水平还有待提高,只觉得娃气血旺,跳动有力。回想起来,应该是有浮脉)。
-
她这应该是轻微感冒,不可能是不明原因(我:后面的迹象表明,病因是感冒,是我疏忽失察),应该往前回忆,肯定会找到原因的,包括饮食方面。
-
另外咳嗽有黄痰,这表明已经开始化热(我:也想到“热”的可能性,但觉得更多表现是“寒”,黄痰想的是在“排”。所以开方还是以散寒为主。很多病都是寒热错杂的。),但痰清稀舌苔白滑,表明有寒湿(我:考虑到了,所以用麻黄辛温解表)。
-
如果仔细观察应该舌苔中间部分有微黄色,只不过很少,可能非专业的看不出来(我:没注意,现在想不起来了)。
-
所以我认为病情发展到目前,应该是外寒里热加湿,热不是太重。用小剂量的射干麻黄汤,或者小青龙汤加石膏。关键是服药后应该保证她出一小时的微汗,因为服药的目的是驱邪散寒,服药后她感觉热是对的,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温发汗,而且是遍身微汗不能大汗,才能保证寒湿排出。从你描述的经过看没有这个过程,反而开了空调,把汗都憋回去了。由于服药后未出透汗,所以后来咳嗽加剧,这是排毒的过程,好在病轻微,通过咳嗽排出来了。(我:是滴,病人不配合,贪凉。)
-
以上分析不一定对,仅供参考(我:班长谦虚)。
-
实际如果我处理的话,会用生姜、大枣、葱白熬水喝,然后喝点稀粥,盖被子让她出汗,遍身微汗出就好了。如果不行再用药。
我:
- 你分析的“感冒”是对的。我是先治好了她的咳嗽,再继续治疗鼻涕和痰时,才意识到,她就是感冒引起的。只是因为没有发热头痛等等外感迹象,她本身又一直有鼻炎,所以就当成咳嗽来治疗了。师兄分析得很好。我的下篇文章,要写鼻涕和痰的治疗(目前服药第二天还在观察),就打算写感冒这个点。
班长继续:
- 病因病机是中医治疗的根本,不明原因是西医的路数(我:接受批评)。另外服药后的护理比如喝粥保温出汗这也是方子的一部分,不象西医吃上药就不管了。开方不一定是药,方就是方法,象食疗、外治、改变环境、心理等各种方法,甚至睡觉,喝水都算。你的思路是解表没问题,就是只依靠药了,如果她感觉热时盯着住她出透汗,一付药就好了
我:
-
班长这段话很评价非常对,中医治病有各种方法。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我前一阵自觉要感冒了,头痛+疲劳+流鼻涕,就用泡脚+喝姜茶+忌口+运动+象数的方法,三天自愈了。
-
中医最厉害的还是治未病、防病。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