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用“五星笔记法”来写的第一篇文章,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
最近在不断学习思维模型相关的内容,学习思维模型,不是为了学习思维模型而学习思维模型,而是为了找到某个问题的有效策略而学习思维模型,在一个机缘巧合下,看到了一个赞美对方的思维模型(FFC赞美法则),觉得非常有用,就拿出来分析一二,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强化这种思维模型,内化成自己的元认知!
1:这个模型是在说明什么问题?
如何高情商地夸奖别人!
2: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逻辑是什么?
所谓高情商地夸人,其实背后使用了一套ffc的思维模型来让听者感觉到通体舒畅!
3:这个解决方案给了我什么启发和疑问?
关于FFC赞美法则:第一步说出心里的F(feeling)-情绪或感受,第二步罗列证据(F-fact)证明这种情绪过感受,最终通过跟参照物的对比(C-compare)来做最有力的证明!
简而言之就是,当我们赞美一个人时,不能只表达出情绪,还应该表达出证明这种情绪的有力证据,否则只有情绪的表达,而没有有力的证据的赞美,起初对方心里会泛起某些涟漪,但长此以往,这种势能就会越来越弱,对方就会免疫。
而利用FFC赞美法则,就会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并且该法则应用的场景和对象极其广泛,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拿来深度实践!
比如对你的对象、孩子、亲人、朋友、同事、老板等,都完全可以使用此法则!但凡事都不例外,最有用最正确的知识最危险,这个思维模型也是有其局限性的。比如要结合实际场景,不能把赞美之词说得过于浮夸,而证据又无法支撑,最终有可能把马屁拍到了马背上,对方的心里感受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从这个思维模型中,我提炼出什么有效策略?
我发现对身边的人事物表达一种赞美时,就是表达对对方的一种肯定,而FFC法则背后,在我看来利用了更深层次的思维模型,从哲学来说是对人性的弱点进行了连续攻击,在学科原理上,我也想到了回馈倾向、锚定效应、避免不一致倾向、受简单式联想倾向等思维模型。
回馈倾向:当一个人做的事受到了正向的即时反馈,而这种又是不确定性的反馈,那么内心的满足感和动力就会更强。比如当我们发朋友圈时,我们也无法获悉会获得多少赞和评论,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一旦有了很多正向反馈,心里的那种痒痒的感觉是很舒服的,也会驱使下一次还会继续发朋友圈。而当你对别人、对别人做的事等等都表达出由衷的赞美,且有理有据时,那么对方因为避免不一致的心理倾向,可能会持续不断地做这件事,也会对你表达出认同、欣赏甚至到了“喜欢”/热爱的心理倾向(又回到了误判心理学里的喜欢/热爱倾向),这种威力下的心理倾向,至少会让你收获许多真诚的人。
锚定效应:最后一个compare,就是锚定效应的最真实写照,我们把某一个人、某一个标准、某一件事等设立为参照物,就给了对方一次定义自己的价值所在,对方就会深受受简单式联想倾向,而对你的说法更加信任,这可能是比第二个F更有力,更直观、也更精准的证据。
5:这个启发,我如何把它用在生活里?
当我们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件物要表达自己的认同和赞美时,可以考虑使用一种策略:使用FFC赞美法则来肯定和赞美别人,最终达到让对方对我表示赞赏、认同和强烈的信任感。
下面列举的日子就是我对FFC赞美法则的应用案例:
当你销售一件衣服时,你可以对客户说:你穿起来太好看了,特别是这件衣服特别契合你的身材,颜色也非常适合你的皮肤,穿出来气质尽显,比一般人穿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当你夸奖你媳妇做的菜时,你可以这么说:媳妇,你做的菜太好吃了,特别是这个回锅肉,口感外焦里嫩,肥而不腻,炒出来的颜色也很有卖相,这可比外面餐馆的炒出来都好吃多了。
当你赞美你的老板时,你可以这么说:老板,你今天讲的东西太有用了,特别是这三点对我启发很大,分别是123点,我想在我以后的工作中一定执行下去,我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这可比我自己去总结经验有用和有效率多了。
.......
如此总总,让我感受到这个模型的巨大魅力,那么还有与其类似的高情商对话的思维模型吗?好好找找!一定会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