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6月13日,FIFA在第68届国际足联(FIFA)大会上宣布,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联合申办主体,以大比分击败了摩洛哥,获得了2026年世界杯主办权。
根据申办时的规划,2026年世界杯以美国为主导,在全部80场比赛中,美国将举办60场,而墨西哥和加拿大将各举办10场。
其中,四分之一决赛以及之后直到冠亚军决赛的重头戏,都将在美国举办。
国际足联超过90%的收入来自于这项每四年一届的比赛。
根据美加墨三国的承诺,他们将对2026世界杯投入140亿美元的预算,并承诺为国际足联带来约110亿美元的利润。
美国足联主席Carlos Corderio预计,2026年世界杯的开幕式、两场半决赛和一场决赛的票价和受欢迎程度,可以和北美大陆上最赚钱的比赛之一,橄榄球职业联赛决赛“超级碗”相媲美。
摩洛哥可以拉动的利润不及北美的一半,在竞选中这个北非小国突出表现自己举办世界杯是代表了对足球的热爱,而不像北美国家,主要为了经济利益。
最终经济考量成为美加墨胜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美加墨的另一个优势是基础设施的完善。
为举办世界杯,摩洛哥需要再从头修建至少六座体育场,而北美现有球场绰绰有余,只需稍作翻修。
世界杯的全球受众达到数十亿。
2014年,有32亿人次观看了比赛,其中决赛观赛人数超过10亿。
FIFA预计,今年在俄罗斯举办的世界杯会吸引更多的观众。
世界杯期间,足球旋风也席卷各行各业,其中不乏金融行业,“金钱永不眠”的华尔街,也为世界杯放慢了脚步。
欧央行和荷兰央行经济学家进行了一项针对2010年和2014年世界杯期间金融市场表现的调查。
调查显示,在市场交易期间,交易员母队比赛时,市场交易量明显下降。比如2014年的比赛中,母队在交易时段比赛导致交易量下降高达48%。
这份调查同时指出,世界杯期间,资产价格和全球金融市场交易信息呈现弱关联性,即当地交易所对本来可以影响资产价格的消息“置若罔闻”。
世界杯比赛从来不缺少经典进球的瞬间。
不管是母队还是对手进球,球队所属国家交易所的交易量都会在上述两个因素影响结果之外,再降低10%。
欧洲的经济学家们发现,交易量在比赛结束之后往往仍然持续低迷,通常在30分钟到1小时后,才有所回升。
金融技术发展飞速,在2018年,也许世界杯引发的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变化,会成为对世界杯“无感”的机器算法的“可乘之机”。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将于6月14日(今晚)至7月15日举行,32支球队将在俄罗斯境内11座城市角逐。
那么,今年的世界杯将给主办国、赞助商等各方带来怎样的足球经济蝴蝶效应呢?
我们可以来简单算一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近20年来五届世界杯举办国的投入产出比
<图片来源:国际金融报>
尽管近几届世界杯主办国的产出投入比呈下降趋势,从宏观层面看,承办世界杯仍然可以给东道主国带来巨大经济收益,刺激该国经济发展。
01
本届世界杯
1、史上最烧钱的世界杯
为了举办一届令世界瞩目的足坛盛事,截至2017年底,俄罗斯政府投入了6340亿卢布,2018年计划再投入440亿卢布,按2013年到2017年的平均汇率计算达132亿美元,成为“史上最烧钱的世界杯”。
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喀山、下诺夫哥罗德和叶卡捷琳堡等11座赛事举办城市,俄罗斯实施了改建或兴建包括场馆、机场、酒店、电视转播中心在内的218个项目。
2、有望提振经济
投入巨大,但即将到来的世界杯有望提振俄罗斯经济,拉动球赛相关的周边消费,甚至带动赴俄旅游热。
这对经济持续低迷的俄罗斯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有俄罗斯经济分析师称,世界杯期间,球迷将给俄罗斯经济带来约30亿美元收入,在4月到9月给俄罗斯GDP带来0.2%的增长。
其中,酒店、餐馆和纪念品商店将是最大受益方。
“一币难求”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纪念币,图中的面值分别为3卢布和25卢布。
3、国际足联(FIFA)成大赢家
转播费、赞助费和门票收入构成国际足联在世界杯期间的主要收益。
有机构预测,本届世界杯期间国际足联的收入将超过80亿美元。
其中,电视转播权收入27亿美元,厂商赞助收入20亿美元左右。
<图为FOX电视网关于官方转播2018年世界杯的广告>
转播费方面,国际足联目前已与700多家媒体播放机构签署了协议。
其中,美国FOX电视网以4.25亿美元拿下了2018年和2022年两届世界杯的英语转播权,相比此前ESPN为上两届世界杯支付的1亿美元,价格已飙涨到4倍多。
<图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部分赞助商>
除了电视转播,赞助商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主要分为三级赞助体系:第一级别是6至8个FIFA全球合作伙伴,第二级是6至8个世界杯赞助商,第三级为区域赞助商,按照欧洲、中北美、南美、非洲/中东和亚洲5个区域划分,最多20个。
本届赞助商的金额尚未披露,但2014年国际足联仅赞助费就进账15.8亿美元,今年国际足联的赞助费收入极有可能超过这一数值。
相比之下,世界杯的门票收入显得不太突出。
本届俄罗斯世界杯球票共分四档,前三档是普通球票,对全球发售,而第四档则只售给俄罗斯球迷,整体最低价格是105美元(约合人民币690元)。
随着比赛的进行,球票价格会不断上涨,最高为决赛的一类票,为1100美元(约合人民币7200元)。
目前,90%的球票已卖出,部分城市球票已售罄。
4、中国企业成世界杯新金主
中国企业在本届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支出最多,达8.35亿美元,远高于东道主俄罗斯的6400万美元。
而今年世界杯的17个赞助商中,中国企业占据5席,包括万达、VIVO、蒙牛、海信和雅迪,创下中国企业赞助世界杯的新高。
由于举办地临近,得益于时差带来的便利及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这一届世界杯在中国的关注度和商业价值将得到明显提升。
02
广告赞助账
有海外机构预测,本届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国际足联的收入将超过80亿美元。
其中,电视转播权收入27亿美元,厂商赞助收入20亿美元左右。
据悉,国际足联的世界杯赞助商主要分为三级赞助体系。金额方面,以2014世界杯为例,第一级赞助商共有6家,共向国际足联提供高达7.3亿美元的赞助费,即每家至少贡献1.2亿美元;第二等级的赞助商平均每家缴纳7000万美元左右;第三等级的赞助商缴纳的赞助费在千万美元以上。
世界杯期间各大视频网站的广告收入也有望迎来攀升,今年各大视频网站围绕分销权的竞争格外激烈。
近日,优酷宣布成为2018世界杯央视指定新媒体官方合作伙伴,拿到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包括赛事直播、视频点播、赛场花絮等权益。
而在国外,华尔街投行MKM Partners表示,世界杯赛事将让推特公司的营收大增,互联网广告市场仍十分强劲。
的确,世界杯向来是最“吸金”的体育赛事。
尼尔森发布的数据显示,约有73%的人愿意支持世界杯的赞助品牌;60%的人认为赞助世界杯的品牌具有影响力;55%的人更愿意购买赞助世界杯的产品。
因此,世界杯不仅仅是全世界足球迷的狂欢,更是各大品牌主激烈争夺的“战场”。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Zenith发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世界杯期间各国企业投入的广告费用总计达24亿美元(约合154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企业在本届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支出最多,达到8.35亿美元(约合53.5亿元人民币),是美国4亿美元的两倍,更远高于东道主俄罗斯的6400万美元。
有观点认为,尽管中国队不参赛,但对中国品牌来说,2018世界杯就是一件盛事。
03
经济收入账
世界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盈利体系,大到转播费、赞助费,小到一瓶啤酒和一个吉祥物,都成为“世界杯经济”的助力者。
事实上,往届世界杯对主办国的经济拉动作用曾被反复提及,东道主俄罗斯将检验世界杯效应能否为其经济增长增添新活力。
据海外媒体报道,俄罗斯副总理阿尔卡季·德沃科维奇曾表示,世界杯足球赛的准备工作在过去5年中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140亿美元的贡献,约占该国GDP的1%。
从筹备世界杯以来,俄罗斯已创造大约22万个就业岗位。
未来5年,俄罗斯还可以再创造16万至24万个工作岗位。
俄罗斯联邦旅游局局长奥列格·萨福诺夫指出,世界杯期间的游客数量大幅增加将刺激俄罗斯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俄经济增长,球迷在俄消费额预计达1410亿卢布(约合144亿元人民币)。
有分析人士预计,世界杯期间各国球迷给俄罗斯经济带来的收入,在4月到9月给俄罗斯GDP带来0.2%的增长。
其中,酒店、餐馆和纪念品商店将是最大受益方。
受益于中俄距离近、免签政策方便等因素,中国游客赴俄观看世界杯热情高涨。
有朋友尝试在携程等国内旅游网站上预定世界杯期间莫斯科的酒店,发现大部分的酒店房源早已被预订完。
据携程酒店大学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莫斯科成为了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最热门的城市,场馆周边的酒店已经基本被预定完,而酒店价格最高甚至上涨了200%。
世界杯的旗帜、吉祥物和纪念品来自“中国制造”。
这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除此之外,足球、球衣等世界杯周边产品在电商平台的成交增长飞快。
有淘宝店家表示,从5月起相关产品的销量已经翻倍增长。
但不要忘记,俄罗斯由于经济疲软以及因乌克兰问题而遭受西方国家联合制裁等原因,其基础设施、场馆建设进度远远落后于国际足联预定的要求,而且建设预算比此前的巴西世界杯还要高出数成。
04
金融资本账
正是由于在赛季期间很多品牌都借由高曝光率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海外投资资讯网站Insider Monkey建议投资者不应该只投资在世界杯期间产品销量高的公司,也应该关注哪些公司能通过世界杯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过,这四年一次的盛会不仅对足球迷而言值得屏息以待,它似乎也给海外金融市场打下了一支镇定剂。
在经历了5月的市场动荡之后,6月以来的市场明显重归平静。彭博的一项分析显示,过去五届世界杯中,其中四届在举行的时候市场波动性确有下降。
尤其当赛事在欧洲举行时,市场波动性下降尤为明显,因为比赛通常在繁忙的交易时段举行。
这是因为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以引起交易员的注意,令他们的目光转向金融市场之外。
今年世界杯64场比赛中超过三分之二(43场)都将在欧洲或拉美的交易时段进行,而事实证明,这会显著改变市场行为。
一项研究显示,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当南非队比赛时股市成交量平均下降了55%;南非世界杯与俄罗斯的时间安排相似。
在痴迷足球的巴西和阿根廷情况更甚,股市成交量分别下降75%和80%。欧洲和美国世界杯期间,成交量分别减少了38%和43%,而像进球这种关键时刻,更是使成交量进一步下降5%。
“人们不能集中精力,所以这种情况势必会再次出现,这就是我的看法,”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研究负责人Michael Ehrmann说道。
1994年以来历次世界杯期间A股表现
过去六次,沪深两市均是两次上涨,六次下跌。
虽然,中国足球与世界杯无关,但中国股票关系比较密切,尤其是一些世界杯概念的股票容易引起短期的响应!
此外,近几届的世界杯来看,除了韩日世界杯时日本股市和饱受债务摧残的巴西,世界杯当年和前一年各主办国股市走势均呈现上行趋势。
高盛的研究已经证实,在世界杯夺冠平均会让一国的股指表现领先全球指标3.5个百分点,持续大约一个月时间。
高盛发现,自1974年以来,夺冠国家的股市几乎都表现更出色,只有2002年一次例外。当时巴西在韩日世界杯中夺冠,但国内的经济衰退阴云减弱了胜利的影响。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研究,欧洲央行对15个国际证券交易所的研究显示,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当国家队出场时交易量下降45%;当比赛进球时,交易量下降5%。简单来说,比赛都开始了,交易什么的一会再说吧。
恰巧的是,美联储昨晚再次宣布加息,在世界杯开赛的双重因素影响下,金融市场又将怎么走?
结语
在股市上从来都有很多所谓“魔咒”,“世界杯魔咒”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世界杯魔咒”指的是世界杯期间股市经常会出现下跌走势,一开始只是一种直观的印象,后来有的金融学者就开始把这个作为一个项目来进行研究。
由于国外股票市场起步较早,这个方面的研究结论和成果也主要来源于国外。
世界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特别是“世界杯魔咒”这个结论是来源于行为金融学。
作为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行为金融学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步入成熟,而在90年代就被用于分析足球与股市的关联。
“世界杯魔咒”的提法由伦敦宏观经济预测咨询公司的首席欧元区经济学家珀金斯率先提出,他研究后发现,从1986年至2010年,在世界杯足球赛结束后,全球股票市场总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世界杯举行当月往往会有较普通月份更低的收益率。
金融学者们发现,世界杯足球赛其非凡的全球性影响力和由此产生的经济、情绪的蝴蝶效应,每到世界杯足球赛召开的日子,总会不同程度的扰动全球股票市场。
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媒体的轰炸严重影响了世界主要国家多数人的心理状态,并转移了投资人的兴趣点。
此时,股市和投资市场的活跃就会因投资者的热情转移而出现显著的冷静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投资机构都会在此期间抑制交易、减少头寸,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个特别的情况,赛事开始后,投资者情绪高涨,并逐渐达到高潮,会对股市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带来短暂的“情绪”繁荣。
这主要是因为在取得某项赛事胜利,特别是自己国家的胜利,情绪波动导致不理性投资,风险偏好加强了。
也就是说,赛事的具体结果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实不止是世界杯足球赛具有这样的“魔咒”,在夏季奥运会也会有大体相同的“赛事魔咒”效应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看球的时间因素也会是一个变量。
相比于韩国、日本举办的世界杯主要集中在白天,以及德国、南非、巴西主要集中在凌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有相当场次的比赛将在晚间黄金档直播,更加贴合国人的收视习惯。
从消费逻辑上来看,这也潜在增加收视率,以及对啤酒的消费预期。
不过,不论是世界杯或者奥运会,其魔咒或者主题概念对于股市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历史规律的作用引发的心理暗示、情绪波动和行为改变,这一现象又进一步放大了市场波动性的区间。
但最终的市场波动方向应该是在经济、行业、公司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合理波动方向,即使是“世界杯魔咒”出现,也很难改变市场应有的趋势和方向。
最后给大家附上本届世界杯完整赛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