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银河补习班》,脑袋里不自觉地会想起那些看过的有关于青春教育的影片。
银河补习班国内外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
如热播剧《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电影《少年派》、《同桌的你》、《匆匆那年》......
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
国外《性教育》、《皮囊》、《亢奋》。
皮囊 迷醉/亢奋国内青春被应试考试这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气来,偶尔娇羞内敛一点的苦涩懵懂,也披着偶像外套大肆宣扬,好似青春的我们暗恋喜欢是那样干净纯粹。
国外钟情的,是无处安放的肉体,释放的荷尔蒙充斥着校园,更像是一场大型xx舞台剧,伴随着毒品枪支歧视,矛盾中靠性来博取眼球,几句无关痛痒的对白,貌似青春啊,不过如此。
那,我们,那时的我们,真的这样?
我祈祷着能有这样一部影片,更像纪录片吧!
记录,青春的我们做些什么,聊些什么,喜欢着谁,憎恨着那个?
那一定很有趣!回忆总是那么不完美,或许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穿着被汗水浸湿太阳暴晒而褪色的T恤,鞋面和鞋底分离的窘迫,还有油腻腻头发下发黑发亮的脖颈。
这些又一定不会出现在影片中。
青春被他们渲染成了臆想当中美妙的谎言。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正是大多数史学家所做的事情。
90后好00后也罢,代表的只能是自己,能拍出来的毕竟是少数。
《狗13》引发的争论让我觉得可笑,特定时代下产生的特定教育理念,我们现在返回去又在控诉着它的不好。
问你一句,你恨吗?
恨那个不给你买玩具,暑假让你种地劈柴放牛割草的爸妈吗?
恨那个动不动语言肢体暴力而教育你为人处世,礼仪规矩的父母吗?
当然剧中那样宠溺你的父母,在那个时候的大部分农村县城家庭根本不存在。
看的越多,越觉得关于遥远记忆里的青春是那么不真实,又觉得现在的青春片子那么不可思议。
编剧导演关注的永远是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孩子的学业感情。
国内主攻学业,国外主攻感情,真是“术业有专攻”。
底层的青春不配拥有出道机会,唯有中产阶级富二代。这样才有看头,满足底层青春一切幻想和奢望。
也没见那个寒门子弟的故事被搬上大银幕,又能拍得不失偏颇。
青春啊,何时才能脱下资本的外衣,展露出本来的年华,成为引导迷茫时代的指路明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