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读《心理学》的第二篇书评。与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我学习《心理学》这本书的心得。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心理学》的第二章吧。
《心理学》第二章开始带领我们了解心理学家是如何做研究的。我们开始接触一些专业性的词语。如果你对这些词语不了解,那很有可能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困难或误解。下面我先介绍几个专业词语的概念。
理论,一种有关假设和原理的有组织的系统。旨在解释一组特定的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假设,一种试图预测或解释一组现象的陈述,它可以明确说明那些可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检验的事件间或变量间的关系。
操作性定义,对如何观察和测量假设中的变量的精确说明。
可证伪性原则,依靠实证证据和怀疑态度是科学家的重要特征,科学家必须通过可以反驳或反证的方式来陈述一个想法,这项重要的规则被称为可证伪性原则。是一种关于科学理论必须做出特定预测以使该理论有可能被推翻的理念。
确认偏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违反可证伪性原则,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容易受到确认偏见的影响。确认偏见倾向于寻找或关注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而忽略、轻视或忘记那些不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
看了我所描述的概念,是不是有点感觉明明自己之前非常了解的名字(如理论、假设),现在反而有点模糊了呢?说实话,我看完有关以上名词的概念解释后,真的就像是上一秒还走在阳光大道上,下一秘就进入了让我失去方向感的迷雾中。我也是反复读,反复理解,试着让自己真正明白这些名词的(但结果我依然对自己的理解能力不满意)。
第二章还告诉了我们心理学家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证据以支持他们的假设。这些方法包括:案例研究、观察性研究、测试、调查、相关性研究和实验。所有方法的前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即选择代表性样本。当你了解习学了每一种研究方法后,你就会发现,每一种方法都会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比如说在观察性研究中,无论是在自然环境中还是在实验室环境中,对行为的描述都要比对行为的解释更有用。单靠观察性研究,我们不能确定一系列行动中的因果关系。
在测试研究中,我们还会学到常模、信度和效度的概念。一个好测试的标准是标准化。不可以只给一些人详细说明方法步骤和充足的时间,而对其他人含糊其辞且时间有限,这是不公平的。制定常模的一般程序是对与测试对象相似的一大群人进行测试。常模确定了哪些分数是偏高的,哪些分数偏低或处于中等位置。测试分数从一个时间和地点到下一个时间和地点,或者从一个得分者到另一个得分者,都得出了相同的结果,这个就是测试的信度。比如心理学家对一组人进行前后两次测试,如果这个测试是可靠的,统计比较两次测试的分数应该相似。
在相关性研究中,我们还可以学到负相关、正相关及相关系数的概念。了解了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或在0.7附近时称相关性很强;绝对值在0.5附近时的相关性被认为是中等强度的相关;绝对值在0.3附近时称为弱相关,当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关系时,相关系数为零或接近零称为零相关。尽管相关性是有意义的,但是它很难解释,因为依据相关性也无法建立因果关系。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通过操作一个变量以发现其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实验情境毕竟是人为的,结果可能无法地推广到实际情境中,比如参与者为了合作或更好的表现自己,可能会采取他们通常不会采取的行动。另外实验有时很难避免实验者效应。
我们初步认识了心理学家研究的过程及方法,接下来我们就要了解心理学家是如何评估结果的。
如果你是一个刚刚做过一项研究的心理学家,那么待你手头有了一些结果之后,你必须做以下三件事:描述它们;评估它们的可靠性和含义;弄清楚如何向他人解释这些结果。
首先我们需要用数字来总结我们的数据。我们可以用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进行汇总数据,从而直观地描述我们的研究结果。
为了严格评估数据中的这些潜在的差异或关系,心理学家使用推断统计进行分析。常用的推断统计是显著性检验,该检验可以告诉研究人员结果偶然发生的可能性。所以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之前应该是保守的。也就是说,研究人员默认在现实生活中被研究的变量之间是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影响或关系的。显著性检验可以让我们问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发现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可能性仅仅是随机发生的结果。如果这个可能性很小,我们就可以说该结果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即我们在此研究中发现的差异是可靠的。(读起来是不是有点绕啊?我开始也是以为我可能读的时候把某个关键字漏掉了,当我反复读几次时才真正理解了显著性检验的作用和重要性)
还是一些研究人员会通过使用一个建立置信区间的统计公式来报告他们的结果。用一个特定的概率提供一个总体平均数可能所处的范围。
任何研究的最后一步是弄清楚这些发现的含义。有几种解释可能都适用于该结果,这意味着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确定最佳解释。只有在一个假设以不同的方式被检验后,才可能对某个发现做出最佳解释。
有时候,心理学家会就某项发现的可靠性和含义达成一致,但就其对理论或实践的最终意义无法达成一致。
在心理学或任何其他领域,很少有一项研究能证明一切。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对那些仅基于一项单一研究就宣称有重大科学突破的标题持怀疑态度。这就又回到了我们第一张学到的一和思维方式,即批判性思维。
好了,第二章的心得我就介绍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心理学越来越有趣,也越来越没有那么神秘了?
最后以一位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曾说的一句话结尾吧。
“科学的本质是像一个小孩一样坐在事实面前,准备放弃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无论大自然引领你去什么地方,通向什么深渊,都要谦卑地跟随,否则你将一无所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