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承天寺夜游》

作者: 诗文书法国画交流平台 | 来源:发表于2019-12-23 17:05 被阅读0次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会 钧

释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以前读《承天寺夜游》,感受的是所描写景物的幽静,不知道苏轼这篇好在哪里。年纪渐长,诸多不顺之后才慢慢发现此文的好。苏轼所要表达的是孤独寂寞之情啊,知音难觅,身世浮沉,无人与共啊,和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异曲同共之妙,而哀惋之情更胜。反观自身坎坷经历,几欲潸然泪下。人身何者最苦?身闲最苦。

何者最悲?悲莫大于心死。心死也就罢了,最难的是心欲死而不能。苏轼的后期大多如此,偶尔的旷达也只是聊以自慰罢了。

书此文,欲以碑之厚朴入帖之婉畅,偶有称意,然尚难臻佳妙矣。

给作者打赏请按下面的“赞赏”提示。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承天寺夜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xt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