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今中外文史赏析
《黄帝内经》饮食养身智慧之十(别拿主食不当事儿)

《黄帝内经》饮食养身智慧之十(别拿主食不当事儿)

作者: 博学的毛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3-09-16 05:15 被阅读0次

因为减肥而不吃主食的人非常多,实际上这种方法对健康的伤害是相当大的,最后带给我们的也不是美丽,为什么不吃主食的时髦赶不得?

本书的作者是这样说的:

鼻子旁边有个穴位叫迎香穴,而在嘴巴两旁有个穴位叫迎粮穴。

从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鼻子是用来闻香味儿的,而嘴巴是用来吃东西的。

现在有很多素食主义者,他们觉得吃素就是吃蔬菜,还有些人认为菜是好东西,比饭好吃,也比饭有营养,所以“少吃饭,多吃菜”的饮食观念也风行起来。

其实我们祖辈早就给我们指了条明道--“迎粮”,就是说人要多吃大米、玉米、高粱、地瓜、胡萝卜、土豆等主食。

我们知道蔬菜要做的可口,需要大量的油,现在这不是什么问题,但在过去的时候,人们缺衣少食,能吃饱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想吃点有油水的东西并不容易,所以蔬菜的制作一般都是用水煮煮加点盐,根本谈不上可口,而土豆地瓜等种子类的食物不需要加油,煮熟后就香喷喷的,可引起人的食欲,还容易饱腹。所以几千年来,我们的祖辈们都使用种子类的食物作为口粮,蔬菜只是辅助。

虽然如此简单,那时人们的体质也相当不错,很少生病。

而现在的很多人为了减肥,就尽量少吃主食,多吃菜,甚至一点主食都不吃,这是不可取的,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摄取热量过多,而消耗过少造成热量在体内过度蓄积,而产生热量最多的营养成分是脂肪,所以胖人往往在食量过大、吃肉过多而运动过少的人群中产生。

单从饮食上讲,米、面等主食中含有的脂肪成分并不算多,而往往由副食中的油和肉类中获得,多吃蔬菜不是坏事,但大部分蔬菜要用油烹调才可口,这样不仅容易造成热量蓄积,达不到减肥的目的,而且容易得病。

按照中国人的体质状况,一个成年人每天应当至少吃六两米饭,否则如果长期吃含有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的菜,极容易得高血压、心血管病和肥胖病,即便没有.亚健康也悄悄袭向你的身体。所以我们一定要抛弃“少吃饭,多吃菜”的观点,把主食与副食科学合理的进行搭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饮食养身智慧之十(别拿主食不当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xu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