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明明就是在玩呀!怎么就疗愈了孩子的心理呢?这是我常遇到的来自父母和老师哪里来自灵魂的拷问,思考过后,这背后我认为他们还表达很多潜台词。比如
难道来这里玩这一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改善孩子的行为或者情绪了吗?
我花了一节咨询的钱,就是让小孩来这里“玩”的吗?
作为任何一个心理咨询师,被问这些问题,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作为家长在咨询的过程中投入了那么多时间、精力乃至金钱,会有这样的疑问一点也不奇怪。我也愿意和大家解释一下。那一个小时在咨询室里,我和孩子在“玩”什么?
我针对孩子的心理辅导主要应用箱庭游戏疗法作为主要工具,我有8000多个玩具和3个沙箱,孩子进来的时候都很喜欢。所以当你问孩子:“你和老师刚才都做了什么呀?”孩子会说“老师在陪我玩沙子和玩具呀?”
确实,从孩子的视角,他的感受自然就是在“玩”,然而,这与单纯的“玩”是不一样的。
这里不同的是,在那个环境里,有一个心理老师在仔细的看着孩子,透过玩的过程观察孩子“玩”的行为、情绪、以及在沙中摆放而呈现的心理世界,引导孩子思考这个世界中他未关注到的部分。
我们知道,孩子的理解与表达都还不那么成熟,所以比较难像大人那样对自己的感受表达的那么清楚明白,更何况有时我们大人自己也不见得说清楚。所以有时对于说不清的大人我也会使用箱庭作为工具。
心理学家说,游戏就是孩子的语言。说的其实一点也没错。孩子可以透过游戏表达出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受、思考以及情绪。换一个说法,游戏似乎就是孩子情感宣泄的出口。
比如孩子在沙盘中放置类似于受伤、车祸的玩具,或者一个受伤的小孩子等等。
孩子摆放车祸
孩子摆放车祸现场举个小“栗子”
小强是一个情绪不稳定,总在学校惹出一些乱子的孩子。在小强的沙盘里,总是会出现一个坏人(杀手形象)干扰沙盘里的世界,并且小强在沙盘里也表现了对玩具强烈的控制欲。
接着,我把这些理解与发现回馈给家长,并和家长一起探讨。
和父母一起聊天后,发现小强的父亲对孩子要求十分严格,这种严格之下小强很不自由,凡事很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并且爸爸经常情绪化,总是让他随时会处在一个担惊受怕的情境里。
这就让我们更能理解小强为什么会出现那个坏人了,以及孩子为什么想要强烈的获得控制感。因为他自己在生活中未被满足的情感和需求投射到了沙盘里。
于是,当父母有了这部分理解,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就知道要如何来共情孩子的感受了,渐渐的,父母共情孩子,给了他更多的自主体验,爸爸也在尝试调整和反思自己的情绪。
在小强后面几次沙盘中,那个杀手也逐渐消失了,另外,也不过分的在沙盘中寻求控制感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的沙盘世界。
这就是箱庭游戏疗法这样的非语言治疗可以提供的帮助之一,但是,这里我需要强调的是,上面小强这个案例这只是进行简化后的案例。
从孩子开始进行沙盘并对咨询师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到自己表达创伤的经历和体验;再到深入孩子难处的核心;再到孩子在这之间的转化和治愈。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请带着耐心好好的跟心理咨询师合作,讨论。一起透过“玩游戏“来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就在这非言语“玩”的过程中得到治愈。
所以,儿童心理辅导,就是这么“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