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思想本质》第一章动词的奥秘:隐藏在动词中的认知结构

《思想本质》第一章动词的奥秘:隐藏在动词中的认知结构

作者: 力法跳跳 | 来源:发表于2022-04-21 23:40 被阅读0次

本文难度:6星

《思想本质》一书是著名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的作品,是其语言与认知两套三部曲著作的共同完结本。本书试图通过分析语言中最常见现象背后的道理,来揭示人们潜在的思维方式。

在第一章“动词的奥秘”中,平克主要讨论了三种英语中常见的与动词相关的句式变化,在其中穿插讨论了三种人们思想中的隐喻和暗示。这些变化和暗示,带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硬性独断的语法规则,而是人们认知和表达的思维框架和(用时髦到有些俗套的话讲)底层逻辑。

本章的内容主要是以英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的分析,其中许多道理并不能直接套用在汉语之中。因此在阅读时暂时忘记汉语与英语的区别,或许对理解作者意图有些帮助。而越过表面的论述,在认知框架的层面上,我们会发展或许适用于多种语言的隐喻和暗示。

1 贝克悖论:儿童似乎在学习不可学习的语言

如果不加提醒,我们或许会天然地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无非就是教一句学一句,错一句改一句的过程。就像一堆石头一样,今天放一块,明天放一块,最终就会成为一座山。或许有些人受人工智能训练方式的影响,认为只要把人浸泡在语料库之中,并且针对语言的使用给予反馈,告诉使用者对错,那久而久之孩子们心中自然产生一些语法规则作为指导。或者是学了一个词的搭配,在使用意思相近的词时就泛化这种搭配,以此类推。

但是真正观察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就会发现他们完全不符合上面描述的这种“积累”的方式。在特定的时期,孩子们在仅有少量词汇语言积累的情况下,语言水平会突飞猛进。涉及到这一章的主题——动词——时,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意思差不多的动词,使用方式却非常不同。孩子们如果遵循学了一个词的使用就“以此类推”的泛化方式,那必然会犯错。但现实情况是,孩子们犯错的次数远远少于我们描述的这种“以此类推”的模型。这样,似乎我们只能预设,孩子自己有脱离语法教学的方式来区分词语和意义。这种“由点学起进而泛化开来”的理论,与孩子似乎先天具有内在语言结构的理论构成的矛盾,被称作贝克悖论。内容为:

“(1)人们从孩提时起就开始归纳;

(2)他们回避归纳某些特定的动词(至少在成年以后);

(3)他们那样做并不是由于曾因过度归纳而遭到了纠正;

(4)他们允许自己归纳的词语与不允许自己归纳的词语之间并不存在系统化的差别。

很显然,以上4句陈述不可能同时都为真。”

2动词构式变化的规律:三种变化

作者考查了三种动词用法的变化。有些动词,可以适用于两种句式结构,但是类似意思的动作,或许就只能适用于单一的句式结构。并且,进一步考查也会发现,即使能适用于两种句式结构的动词,在两种句式结构中表达的意思可能也是不同的。这三组构式变化分别是

(1)内容格构式——位置格构式

如LOAD这个词。

HAL LOADED THE WAGON WITH HAY豪尔给马车装满干草

HAL IS LOADING HAY INTO THE WAGON豪尔把干草装进马车

类似的语句中,把A放进B中的关系里。A就算是内容,B就算是容器(位置)。如果内容跟在动作后面,称作“内容格构式”,如果位置跟在动词构面,称作“位置格构式”。LOAD可以用于双构式。但是如FILL(装满)后面只能跟容器,如POUR(倾倒)后面只能跟内容。

经过作者观察,区分一个动词到底适用于什么格,关键是看这个动词是指向“运动”还是“状态改变”。“运动”自然对应的是“内容”,“状态改变”对应的是“容器(位置)”。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看它强调的是内容还是容器。

如POUR(倾倒)这个词,意义很显然与倒出去的东西更相关,而倒到哪里去不太重要,所以这个词明显侧重“内容的运动”,只能用内容格。再如FILL(装满)这个词,显然指向的是容器的状态由空至满的改变,至于怎么装满的,不太重要。因此它只适用于位置格。而LOAD这个词,既包含了装载这个动作,又暗含了“装载成功,状态改变”的意思,所以适用于两个构式。但需要注意的是,适用于双构式的词,在不同构式里强调的意思是不同的。如LOAD WAGON WITH HAY强调的是“装满了”,而LOAD HAY INTO THE WAGON,强调的是“装了”,而满不满不一定,大概率是不满的。

这种强调不同的事物,暗含了人们在谈论事物时聚焦方式的不同,这种聚焦方式,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隐喻“整体效应隐喻”。

(2)“与格”结构——双宾语结构

最典型的GIVE 这个词

GIVE A MUFFIN TO A MOOSE

FIVE A MOOSE A MUFFIN

都是喂麋鹿吃松饼的意思。GIVE STH TO SB是与格构式。GIVE SB STH是双宾语构式,也就是前者为间接宾语,后者为直接宾语。这类词变化的道理与前一个构式的变化规律类似,就是看动词强调的是什么部分,如果只强调一方,那就只有一方的名词可以紧跟在动词后面,如果强调双方,那两种构式都可以。上一节是“致使运动”与“致使改变”间的转化,这里是“致使运动”与“致使拥有”间的转化。

如延迟类的动词PULL(拉),就是强调动作与运动的词,只能用与格结构,跟STH。而瞬时类的动词如PASS(传),则不强调动作,可以用于两种构式。

这里,人们对待一些抽象的东西,也适用于“传递”和“拥有”的逻辑,这种隐喻,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隐喻,“导管隐喻”。

(3)不及物动词结构——使役结构

THE GLASS BREAK玻璃碎了

TOM BREAK THE GLASS汤姆打碎了玻璃

至于不及物动词,多少学过英语的朋友应该都有所了解,不需要多做介绍。大家或许也注意到,很多词语既可以作及物动词,也可以作不及物动词。如BREAK的例子中,作不及物动词表示“碎了”,做及物动词表示“使。。。碎了”,这种“使”的结构,被叫作使役结构。那究竟什么时候可以“使”某物,而什么时候又不能“使”,而只能等对象自己改变呢?这里的道理不同于前两部分,强调不同的句子成分,毕竟这里是因果关系的概念,而不是单纯的强调关系,它涉及语言中“自发和引发事件”隐喻结构。

3 三种结构对应的隐喻

(1)整体效应。在内容格和位置格构式中,我们通过考虑动词是强调“运动”还是“状态改变”来判定动词的用法。“运动”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状态”似乎也应当是。但有趣的是并非如此,“状态”似乎只有两个状态,或是有限的几个状态。如在FILL这个词中,暗含一个瓶子只有两个状态,要么“满”,要么“不满”。

作者用空间心理学的讨论来解释了这种隐喻。他强调我们的心灵中仿佛也有一个空间,一种状态对应一个位置,而状态的改变则是位置的改变。在语言的讨论中,有的事物状态被整体地视作一件东西,而东西内部的细节则被忽略,如到底是三成满,半满,还是七成满就被忽略了,我们的焦点只关注“满”与“不满”在心智空间中的位置变化,而心智空间中的参考系才可能拥有更多的细节。

联想到现实中,就像我们在做物理题的时候,把无论什么形状大小的物体,都视作一个点一样,忽略细节,只在乎它位置的变化和对参考系的影响。这种把某物视作整体而忽略细节的现象叫作整体效应。

(2)导管隐喻。在与格和双宾语结构中,我们通过动词强调“运动”或强调“拥有”来判定动词用法。然而生活中有些现象,并非传递与拥有,不过我们却习惯将其视作符合这种模型的现象。如我们把“思想”看成“东西”、“知道”看成“拥有”、“交流”看成“发送”、“语言”看成“包裹”。类似的,把“帮助”看作给予,把“伤害”视作剥夺,将“殷实”当成“拥有”。以此来泛化我们的认知结构。

(3)因果关系暗示。不及物动词,往往表示事物本身的行动,而使役结构,往往表示一种直接因果关系,也就是“A导致了B”。但是,这种直接因果关系其实是一种幻觉,或者说只是一种语言现象,我们只有在特定的粒度下才能承认某种直接因果关系。

人们可以说“我把黄油抹在面包上”。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往往要借助黄油刀或勺子才能把黄油抹在面包上,而不是直接亲自用手抹黄油的。但几乎没人会说我们把黄油抹在勺子上。要让这个语句成立,我们必须忽视某些细节,把自己和黄油刀视作一种东西。这在某种意义上与整体效应类似。同样的,我们说乔布斯创造了iphone,或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只是运行了一个公司,真正的发明者可以说是由许多人共同构成的团体,而非某个人。只是在日常使用中,我们不把颗粒度调整地那么精细。因此,直接因果关系本身是一种语言现象而非自然现象,我们对直接因果关系的使用只能建立在特定语言设定情况中。

除此之外,在因果关系中,出于我们人类认知习惯,有些事物拒绝成为“因”或是“果”。如一般来说“人”拒绝成为结果,拒绝被使役。这并不是说在认知中人的行为不能是结果。而是出于某种人类心中倔强的隐喻和暗示,不及物动词不能轻易变为以人的状态为对象的及物动词。如LAUGH(笑)这个词。我们可以说SHE LAUGHED却不说    HE LAUGHED HER。因为我们默认人有较强的自主意志,不能在语言上过于轻浮地被“弄笑”。与此相对应,涉及事物运动和状态改变的不及物动词,更容易适用于使役结构。

语言中对因果关系的强调,对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使用,其实也暗含了某种“责任方”。使役结构中的“因”需要承担责任,但描述为不及物动词结构就好像没有谁需要承担责任。

总结一下,人们拥有的几种语言构式的模式:

1能够运动或变化的整体团。对应位置格和内容格变换,区分标准为动词强调“运动”还是强调容器的“改变”

2能够即刻或延时实施的作用力。对应“与格”和双宾语结构转换,强调即刻的“结果”和强调持续的“动作”,类似1

3包括思想和好运在内的财产。也对应与格和双宾语结构转换。给予和拥有也可以有抽象的层面。

4自发或者引发的事件。对应不及物动词和使役动词。自发的,是不强调因果施事者的。而引发的,是强调施事者的。

除了以上几种构式变化和相关的隐喻之外,作者也强调了其实在漫长又多样的人类发展过程中,语言内部虽然有这样的隐藏规律根植于人们的日常使用。但是许许多多的情况中,这个规律都会有意外。某些词语产生又衰老,时髦词语流行又变化,不同文明对语言也有不同习惯,或许语言中不合规律的现象远远多于符合规律的现象。不满足上面隐喻的情况也不胜枚举。语言远不像大自然的事物那么单纯,这也是其规律难以被轻易推广的重要原因。

或许可以说,有时人在思考,有时语言在思考,但更多时候,它们似乎都放弃了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想本质》第一章动词的奥秘:隐藏在动词中的认知结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aw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