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是:输入驱动输出,输出倒逼输入,阅读写作不分家。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那为什么写作的人,要持续阅读输入呢?难道只是为了获取新信息、新知识,让自己有料可写吗?
的确,书籍是我们获取新知、增强知识储备很重要的途径,现在我们也犹可见,很多人越来越重视阅读了,经常会在朋友圈输出自己的读书笔记。
至于输出内容的质量高低姑且不谈,但里面的确少了很多代表个人特色的东西。
如果读过的内容,只是被稍加改动地发布出来,那只能证明你读过,你暂时收获了或者说认同了作者的观点,但没有具体深入思考,代入自己的实际“操作”中,这种输入或可能伴随着即时的输出,而逐渐淡忘。
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写作者一定要时刻想着,如何把“读到的”变成“自己的”。
当然,这只是阅读的第一个原因,相信很多写作者,只要有所思考,就可以把某些内容和观点,用自己的理解说出来。
毕竟,这只是“术”的层面,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把文章里的“软技能”迁移到自己身上。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想想,你会被什么样的文章所吸引?有情感共鸣的文章?有认知干货的文章?
你是否有可能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或可能为脑洞大开所惊叹?或可能被结构逻辑所折服?
如果说,获取新知是“干货”,那以上这些点,绝对是文章里埋藏的“软技能”。
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要多看书,多阅读,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写作积累素材。
但我想说,你只有多看好书,多看好文章,你才能写出好文章,而不仅限于积累好素材。
毕竟,素材好积累,好文章却难写。
多读好文章,有助于我们把握文感,知道怎么开头,怎么收尾,中间内容如何罗列铺陈,更有助于我们对于文章内容整体的表达。
就像经常开口朗诵的人,可能刚开始读的不是很好,一段文字或需要读四五遍,才能找到“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会找到每个音准的踩点,自然而然生成节奏感恰到好处的“节拍”。
有时候,我的文章会开枝散叶地往外延伸,甚至写到最后感觉自己要搂不住了,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的潜意识里就会告诉自己,你要收一收了。
若在以前,“首尾呼应”是一种我在写文章前就明了在心的写作手法,而现在,当我写到那里,有个声音就在心里呼唤我,你该“收收网”了,如果收不住,就找一个可以迂回的点,去回应主题。
而这样的改变,就得益于“好文章”对我潜移默化的熏陶,增强了自己对文感的把控。
所以说,多看好文章,才能写出好文章。这个“看”是耳濡目染,这个“看”是文感浸泡。
有一句民间俗语是这么说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即便没有吃过“猪肉”,但是对“猪”并不陌生,建立在过往的已知经验之上,会对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情况有个大概的判断。
而当你经过对好文章长期的“文感浸泡”,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即便说不出具体的“一二三四”,但是却可以凭着“文感”自然而然写出来。
所以,你要多读“好文章”,除了获取新知,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还要多收集文章里的“软技能”,这才是助力你提升写作技能的重中之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