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1号,新的一个月又开始了,每到月初或者年初的时候,人们总是希望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目标,立一个新的flag。
那么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呢?得到APP的CEO脱不花认为,合理的目标需要具备4个特点:有场景,有距离,有抓手,有阶梯。
第一点有场景就是这个目标,要有明确的使用场景。
比如学英语,那么到底是为了通过考研考试而学的英语,还是要能够到国外独立生活三个月而使用的英语,这个目标必须足够明确,学会了这项技能之后,能够在什么场景加以利用,能够帮我们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之前我试图几次学习Python编程语言,参加的都是系统性的学习,从最基础的hello world开始。
学的时候也挺努力的,但是最后完成了课程学习之后,因为没有使用的场景,渐渐的学过的知识也就遗忘了。
后来我因为工作需要,开始在网上找针对性的视频进行学习,反而能够真正在现实中加以利用,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
第二点有距离呢,就是说这个目标必须是离自己现在的阶段,有一定距离需要自己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
其实这也是我们提到更多的舒适区的概念,目标必须是在我们的舒适区之外的,需要加以努力才能达到,不然起不到任何引导的作用。
第3点有抓手说的其实就是需要一个明确的实施路径,目标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配套的制定出拿到手就能执行的方案。
比如我想养成阅读的习惯,一年读50本书,这个目标数量已经很明确了,但是读什么样的书,阅读的精细程度是多少,是认真钻研还是大概地浏览一遍,这个并不明确。
所以更加科学合理的目标应该是:一年阅读50本书,从今年的3月开始,到明年的2月结束,范围是针对历史和经济领域的经典著作,每本书阅读之后能够产出一篇高质量的读书笔记,并且在公众号发布相应文章。
第四点有阶梯,指的是目标应该是有阶段性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拿跑步来说吧,我要如果要坚持一年的时间都在跑步的话,那么每次跑步的距离可能就不能保持完成完全的一致,而是在第1个月跑5公里,第2个月增加到6公里,第3个月增加到7公里,最终稳定在10公里。
当然这个目标是基于我想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甚至参加一定运动比赛而制定的目标。
其中目的是逐步开发自己的最大潜能,不断的挑战自己,实现以前达不到的水准。
当然关于目标制定的方法论其实是很多的,另一个被广大群众所熟知的方法,也许是smart原则。
Specific确定的,Measurable可度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sult-based结果导向型的,Time-based有时效性的。
方法虽然多,但是其中的原理有着很高的相似性,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制定出合理的目标,长期的坚持下去,也许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网友评论